朱雄英为什么不是允字辈(朱雄英八岁那年爬出坟墓)

2023-03-18 162阅读

今天给各位分享朱雄英为什么不是允字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朱雄英八岁那年爬出坟墓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朱雄英为什么不是允字辈(朱雄英八岁那年爬出坟墓)

为什么朱元璋的长子朱标的儿子朱雄英没有按辈分取名?

主要是因为他是 未成年就亡故了,他死时他爷爷朱元璋还没有死呢,他的王位是朱元璋封的。也就是说他只有排行,没有按辈分取名。

下面的资料 显示 他的 弟弟 基本是 14、5岁以后封王的。

朱标(1355年—1392年),明太祖长子,母马皇后。因朱标先于太祖去世,未即皇位。谥称懿文太子,明惠帝即位后追尊为明兴宗孝康皇帝,靖难之后恢复懿文太子旧称,明安宗登基后,最终恢复了兴宗的帝号,上尊谥曰兴宗和天敬道宪懿勤敏淳文度武明仁慈孝康皇帝标。陪葬于南京明孝陵,即明东陵,现仅存遗址。

虞怀王朱雄英(常氏生),追封。 建文帝朱允炆(吕后生) 吴王朱允熥(常氏生) 衡王朱允熞(吕后生) 徐王朱允火熙𤐤(吕后生) 女 建文帝

长女江都公主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长兴侯耿炳文子耿璿。 次女宜伦郡主 永乐十五年下嫁于礼。 三女朱氏,无考。 四女南平郡主 未下嫁,永乐十年(1412年)薨,追册。

虞怀王(朱雄英),1374~1382,明兴宗(朱标)长子,母妃常氏.于“洪武七年十月己未生”,按明初“居嫡长者必正储位”的观念原本可以作为皇太孙的他于洪武十五年五月死去,只活了八岁。“未封”,葬在钟山。爵谥系太祖后来追封的。

朱允熥1378-1417,安徽凤阳人,明太祖孙,懿文太子朱标第三子,与虞怀王朱雄英同母。洪武十一年十一月戊寅(戊午年十一月初九,1378年11月29日)生,建文元年(1399)封吴王。建藩杭州。未就藩,靖难之役起。燕王入京师后,降封广泽王,居漳州。其年(1402)九月,召还,废为庶人。永乐十五年(1417)九月卒。英宗于天顺四年释放禁锢在凤阳高墙的庶人“仅庶母姊五六人,有年八十余者”。有遗腹子朱文坤,后不知所踪。 1645年,福王政权为了笼络人心,恢复了死去二百余年的允熥的吴王封号,并谥为悼王。

朱允熞朱允熞1385~? 明兴宗(朱标)第五子 ,母吕妃,洪武十八年六月庚戌(乙丑年六月二十,1385年7月27日)生,建文元年(1399年)封衡王,未就藩,成祖入京师,降封为怀恩王,居建昌,与吴王俱召还京,废为庶人,锢凤阳,卒。南明朝廷追复他为衡王(或鲁王),谥曰愍或悼。

朱雄英为什么不是允字辈

朱雄英出生时还没有世系表,所以他不是允字辈。

洪武二年1369年夏四月乙亥,朱元璋着手命人编纂《祖训录》,到洪武六年1373年五月时,初步成书。之后洪武八年、九年,朱元璋通过两次修订,将它改名为《皇明祖训》。其中,《礼仪》一章的第20和21页,明确规定了太子及诸王后世的字辈。

而朱雄英出生于洪武七年1374年,虽然朱元璋对这个嫡长孙异常喜爱,并亲自赐名。但当时“世系表”还未诞生,所以很遗憾,朱标一脉的第一个允字辈皇孙,便白白便宜了洪武十年出生的建文帝朱允炆。特别是在洪武十五年,朱雄英八岁的时候就夭折了,虽然当时字辈已经确定,但也可能是由于早逝,因此并没有为朱雄英重新取名。

朱雄英简介

朱雄英于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七日生于应天府。根据《皇明祖训》的规定,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但他于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薨逝,只活了八岁,尚未得到册封。死后,以皇嫡长孙视皇子,追封虞王,谥号为“怀”,葬于钟山。后世因而称为虞怀王。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七年冬十月己未,皇嫡长孙雄英生。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皇嫡长孙雄英薨。上感悼辍朝,葬钟山,侍臣皆素服,徒步送葬,追封虞王,谥曰怀。

[img]

朱标的长子为何取名朱雄英,而不是按字辈取名朱允*?

当皇帝后要进行避讳,就是不能提及涉及自己名字的字,所以皇帝要改自己的名字,或者改同辈中兄弟的名字。大部分皇帝都改自己的名了,也有部分皇帝继位后强迫所有兄弟改名字。如雍正继位后,本来都是“胤”字辈的兄弟,都被迫改为“允”字。 朱标的长子本来是帝位理论上的继承人,所以起名字时就和其他兄弟姐妹区分开来。而清朝时由于是少数民族政权,是不谈长子正统论的,所以才会出现,雍正继位后,几十号人好几十岁了还改名字,呵呵

关于朱雄英为什么不是允字辈和朱雄英八岁那年爬出坟墓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助推了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