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甲龙,以及甲龙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甲龙有哪些特征?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食草性恐龙在恐龙世界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专家们都认为,食草性恐龙的身材一般比肉食性恐龙大几倍,是由于食草性恐龙为了保全自己进化而来的,茄铅这样,山纳亩当食肉性恐龙面对这样一样庞然大物时,不好下手。
但是,食草性恐龙一旦遭到成群的肉食恐龙的追击,体积再大恐怕也难逃恶运。
为此,它们开始发展自己的防御武器,让对方在攻击自己时,也要三思而后行。
尾巴,一直都是恐龙们进攻和防御逗森的武器,而占据这个优势的,并不是食肉恐龙,而是一种食草性恐龙。
这种恐龙叫甲龙。
甲龙是白垩纪时的大型草食性恐龙,发现于北美洲,长达10.7米,最大的特点是长着一条巨大的棒槌尾巴。
甲龙是一种在关键时候能和食肉恐龙拼上一拼的恐龙。
甲龙的整个身体,包括头、脸、眼皮上,都长着厚厚的骨质鳞甲和骨刺,食肉恐龙的利爪根本就抓不进去。它有坚挺强健的尾巴,尾部有一个沉重的尾锤,尾锤是由愈合在一起的骨板构成,利用强有力的尾部肌肉来摆动它,当遭到凶猛的食肉恐龙的袭击时,它就用这个至少几十公斤的“流星锤”横扫过去,使其受到伤害。
所以,食肉恐龙再厉害,一般也不敢去惹恐龙世界里的这个“坦克”。
甲龙生活在哪个时期?
晚白垩纪,鸟龙类中的甲龙异军突现。在激运搏烈的生存竞争中,防御装备达到顶点的要算甲龙了。它的头几乎被外面包裹的骨甲盖满。眼前孔没有了,上颞颥孔被封闭了,侧颞颥孔只剩下一个小裂隙,背上还有大大小小的骨甲。这些骨甲也可以叫甲板,是很重的。每一块甲板是五角形的,从脖子到尾巴,遍及全身。由于它有这样一层厚的甲板,非常像坦克,所以甲龙又被叫做坦克龙。这样的甲板是必需的,因为甲龙必须防备与它生活在一起的肉食性恐龙——霸王龙、暴龙的进攻。甲龙的甲板在那个时候是很成功的。
当然,没有一种武器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一种防御的装备是牢不可破的。甲龙尽管有较完善的甲板保护身体,但它还是有许多缺点,容易被攻击。假如有一只巨大的霸王龙遇到甲龙,用强劲的后肢踏住它,那可怕的带锯齿的牙齿是能够撕开甲龙的腹侧而把它吃掉的。生物总是在适应外界环境的,后期发展起来的甲龙在它的腹部朝后地方,增加了一排或几排大的骨刺,这样,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攻击了。
甲龙除了有甲板和侧棘以外,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尾巴的末端粗培搏大,形成锤子一样的东西。当甲龙和它的敌人配悄祥进行生死搏斗时,会抡起锤子般的尾巴,狠狠地打击来犯者,使敌人负伤而狼狈逃窜。
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甲龙的时代可能是侏罗纪早期。甲龙发现在亚洲、欧洲和澳大利亚,最近在南极也有发现。
甲龙1小时能行多少千米的?
甲龙是食草类恐龙,不需要捕食,对速度没有要求。而且它有全身铠甲且体型较大,也不必担心有谁会追捕它,不需洞腊要速度。
所以,科学家的判断是:甲龙身体笨重,只能用四肢在地上缓慢爬行。
那看来是很慢了。
至于具体时速是多少千米,目前科学家似乎还没研究出来。毕竟是已经灭绝伏毕的史前动物,只凭化石做出一些形态推断就很了不起了。
既然没有结论,那想象空间就很大了,你说多少就多少,没人敢和你抢(也就是人人都敢和你抢呵呵)。
我觉得,既然是“缓慢爬行”,就按人的纳厅滑步行速度,1小时行走5公里吧。
甲龙的致命弱点在哪里?
甲龙的致命弱点在腹部。甲龙身体上部覆盖着厚厚的鳞片,背上有两排刺,头顶一对角,尾巴像高尔夫判闭旦球棒一样,四只腿较短,脖子很短,脑袋宽,腹部最为柔软。
甲龙的致命弱点在哪里?
甲龙是甲龙科下的一属,其化石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层被发现,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6800至6600万年前。
甲龙以植物为食,全身披着“铠甲”,一般有五六米长,身体笨重,只能用四肢在地掘扰上缓慢爬行,有人又叫它坦克龙。
大面甲龙是上白垩纪麦斯特里希特阶末期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存在的恐龙,属于恐龙族态庆群中最后灭绝的一支。
身披盔甲的恐龙——甲龙
甲龙(拉丁学名:ankylosaurus)意为“结实的蜥蜴”,是一种生存于白垩纪晚期(7000万~6500万年前)的植食性恐龙。1908年,著名的恐龙搜寻者巴纳姆·布朗首次在加拿大发现了它的化石。它属于鸟臀目、装甲亚目、甲龙下目、甲龙科、甲龙属。甲龙属下目前只有一个物种,称为大面甲龙(A.magniventris),是甲龙科内最大的成员。
甲龙身长约6.5米,宽约2米,高约1.7米。它的头骨扁平呈三角形,长度小于宽度,已知最大的头骨有64.5厘米长及74.5厘米宽。头骨上面除了鼻孔和眼眶孔以外,其他孔洞都已经消失。甲龙的脑部与身体相比要小得多,其脑量商仅有0.52,因此并不聪明。甲龙的视力也不好,是典型的近视眼,不过其嗅觉十分敏锐,倘若周围有什么异常,它一闻便知。甲龙的头骨末端有一个狭窄的喙,盖住了下颚前部,后面还有一排排小的叶子状牙齿,适合啮碎植物。甲龙并不像同期的角龙科及鸭嘴龙科恐龙有着磨碎用的牙齿,可见它甚少咀嚼食物。它有很大的肠道空间和某种发酵消化系统,用来分解大量未咀嚼的植物。
甲龙的四条腿很短,但后肢比前肢稍长。古生物学家目前对它脚掌的形状仍不清楚,但与其它甲龙科相比,可能甲龙会有五个脚趾。为了保护自己不受敌人攻击,甲龙的头盖骨是所有恐龙中最坚硬的,而且其身体上部被坚硬的盔甲覆盖着。甲龙的盔甲很重,所以甲龙的体重达两吨多,几乎是非洲象的一半重。它因而不适于奔跑,只能用四肢在地上慢慢地爬行,远远望去,就好像是一辆缓缓前进的坦克,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坦克龙”。
甲龙的盔甲包含了具有坚硬角质层的结节及甲板,镶嵌在皮肤上,被称为皮内成骨(在今天的鳄鱼和某些蜥蜴体表也具有类似的装甲,但没那么结实)。这些皮内成骨按大小来排列,从宽而平的甲板到小而圆的结节。甲板在其颈部、背部及臀部以横列整齐排列,而小型的结节则保护大型甲板之间的空隙。较小的甲板则位于四肢及尾巴。在尾巴的两侧伸出一列扁平及呈三角形的尖刺。坚硬及圆形的鳞片保护头颅骨的顶部,而四只大型的角则在后方往外伸出。从身上的盔甲外形和分布来看,甲龙不但武装到了牙齿,而且还武装御如到了眼睛。
甲龙身上的甲片不仅坚硬,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这些甲片内部并不是实心的,而是有着非常复杂的骨胶原纤维组织,纤维之间相互编织,如同一件轻巧又坚韧的防弹衣,不会把它压得走不动路,也能对外来的冲击力形成有效的缓冲,避免造成内伤。甲龙虽然身披盔甲,但腹部并没有盔甲防护,倘若暴露在敌人面前,那它便只有死路一知冲条了。
除了身上厚厚的盔甲,甲龙另一个明显特征就是长在尾巴末端的骨锤,这是一种威力十足的大型武器。尾端骨锤由两块连接在一起的大骨头组成,里面是空心的,重量大约为50千克。骨锤分两半,在尾巴的两边各占一半,连接着骨锤的尾椎骨上的肌腱已经骨化,这使得其尾巴在左右方向上的运动更加有力,以此来提高骨锤打击的力量。美中不足的是,甲龙的尾巴不太灵活,只能向每个方向摆动45度。当发动攻击时,甲龙会将后腿往前踢,接着把尾巴甩向敌人,尾巴能将力量传导到后面的骨锤上给予敌人很重的一击,把敌人打倒在地。
虽然甲龙拥有完美的防御结构,但仍然无法抵挡掠食者的镇猛启袭击,暴龙便是它最大的天敌。因为从体形数值上分析,甲龙的尾锤还没有打到暴龙,它的脑袋就已经被暴龙咬住了。所以甲龙的尾锤更多时候是对付小型掠食者,当遇到暴龙时,它们最好的防御措施就是趴在地上不动,用自己的盔甲作为盾牌盖住腿和下腹。
关于甲龙和甲龙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