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论坛(广州大学论坛官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广州大学论坛,以及广州大学论坛官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315消费电子投诉网的大事记
5月12日,新浪游戏频道与315TS强强联手,新浪游戏频道在网上开通315投诉直通车,第举旅一时间接受玩家的投诉,315TS提供保驾护航,为玩家解决纠纷。
4月18日 315消费电子投诉网五周年纪念,网上推出五周年庆典专题。
3月12日第四届消费电子售后服务论坛在京顺利召毕丛开。工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文化部、中消协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期间发布了《2009年度消费电子行业售后蓝皮书》。
1-2月网站五周年庆典T恤征集,众多网友踊跃参与并提交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12月8日央视联手315TS揭露淘宝售卖假手机。
7月17日与日本东京电视台合作揭露手答樱电视购物骗局。
7月13日315TS与央视揭秘李鬼维修网点骗局。
5月27日,315TS与中央电视台揭秘中关村购物骗局。
3月15日315TS首席执行官做客北京电视台畅谈投诉热点。
3月12日,第三届消费电子售后服务论坛在京顺利召开。
3月11日,针对网络游戏投诉居高不下,售后服务令人堪忧,中国电子商会研究决定成立电子互动专业委员会。
1至4月富士S1000fd相机用户集体投诉,315TS全力跟踪协调。 9月12日第二届网络游戏售后服务高层研讨会在京召开,就网络游戏服务的热点话题进行了重点探讨和深入解读,为网游行业的服务献计献策。
3月14日第二届消费电子产品售后服务论坛在京举行。
3月两会期间,人大代表采用315TS的统计数据,建议国家加强消费电子产品的售后工作,该提案被国务院采纳。
1月23日《2008年度消费电子行业售后蓝皮书》正式向社会公布。 9月24日网站改版运行,融入了WEB2.0元素,新增“人人都是维权专家”和“客服之家”等栏目,互动性更强。
9月7日国家邮政局对网站工作予肯定,会议中引用了315TS的快递行业投诉统计数据,作为规范和整顿快递行业的重要依据。
8月联合国际在线、腾讯网、艾瑞网等众多知名网站发布行业统计报告
315TS统计报告的权威性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7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再次与本网联手,揭开预付卡消费陷阱
7月7日至9日第一届消费电子产品售后服务论坛在青岛召开。
7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中国法治报道、整点新闻节目根据315TS提供的快递投诉素材“巨额医疗设备变沙子”报道了快递行业投诉混乱、逐递增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4月28日,“2007年度手机行业规范售后服务 建立和谐消费高层研讨会”在广州隆重召开,会议对打击假冒伪劣手机等专项行动进行了部署,并公布了手机充电器统一接口的标准。
3月15日,全国首届售服论坛在广州隆重召开。
国内100多家知名企业的售后负责人出席, 315期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浙江卫视、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等媒体,采用315TS手机投诉素材,推出一系列手机消费维权报道专题。 12月 315投诉网2006年度行业总评选活动拉开序幕。
12月初,315投诉网协助快递行业消费者集体维权。
11月27日 315投诉网与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合作“快递行业报道”,播出后反响良好,促进快递行业的规范发展。
11月23日 315投诉网第三次改版。
10月27日 成立“企业网上客服中心”与“品牌投诉专区”。
9月19日 315投诉网与凤凰卫视品牌栏目“鲁豫有约”合作装修专题报道《行业揭黑之装修》。
9月13日 315投诉网换新LOGO 。
8月25日 315投诉网第二次改版。
7月315投诉网实行会员制。
6月广州华立学院事件与九城魔兽世界3区游戏事件,315投诉网日浏览量突破历史性记录。
4月315投诉网成立一周年庆典活动。
3月首次把315带进校园:在广州大学商业中心成功举办315校园行大型现场活动, 被多家媒体报道。
2月315投诉网全新改版。
1月着手举办“2005年度我的维权故事”大型征文活动 12月开办“绿色通道”。
11月因准备成立投诉某网游基金会,网站被攻击达到颠峰,发布315投诉网告全体网民书 。
10月网易大话西游2游戏事件 。
9月九城魔兽游戏事件。
6月举办现场“你我参与,维权活动”。
5月举办“517电信日——行动起来创建公平的网信息社会”活动 。
4月18日,315投诉网诞生。
广州大学城 各个学校的论坛地址
广药
广美
广大bbs.gzhu.edu.cn
广工
华工
华昌袭师
广外
中喊早大
广中医:(未上过-_-|||)
星海郑迅雀:(未上过~~~)
==================================
我所知的就这些了,可能有漏洞~~~
广州大学考研新闻专业是不是分为新闻学与传播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录取人数各是多少啊?有哪些参考书??
亲~你好!
广州大学2013年新闻学传播学的分数线就是国家A区分数线哈,也就是总分350, 公共课(政治英语)54,然后专业课单科达到81以上。 所以, 你说的英语A区学校要60分,是不对的喔。
2013年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学和传播学是分开来的,专业代码不一样,新闻学是0520301。传播学是050302 。
不过两门专业课初试内容是一样的,拆顷都是《新闻学》和《传播学》。
但是,复试时专业课笔试内容就不一样了啊,新闻学是《新闻理论与实践》,传播学是《传播理论与方法》。
参考书目也不大相同。
新闻学的参考书如下:
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首程著,《电视新闻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
传播学的参考书如下: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握御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第3版),复旦大学段答出版社2009年版,
陈阳著,《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其实,像郭庆光和李良荣的这两本书是很多学校的考研参考书啦,相关的复习资料在网上都能找到滴~我是今年刚考上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挺了解亲现在寻找信息的痛苦哈~
像专业课和公共课的资料你可以去传媒人论坛,还有考研论坛上去收集收集啦~
还有,要时刻关注学校的研究生院网页哈,最新的招生信息都会在上面有所呈现啦!
亲,加了个油!=3=
高分,在线等~广州大学研究生的戏剧与影视专业怎么样?难考吗?
广州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排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研难度的大小,所有很多人在选择报考广州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研究生之前都会了解一下广州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排名;另一方面很多考研人都希望报考一个学术氛围非常好的学校,而且希望报考一个知名度比较高专业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学,这样一来也会非常关注自己报考的广州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排名。专业排名是指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
一个经验之谈
2014年4月,拟录取的通知出现在广大的网站上,我的考研二战正式画上句号。我不是一个会写帖子的人,但是因为看帖在这里结识了师兄,并得到他的帮助和鼓励,同时他让我发扬考研论坛薪火相传的有两船通过,一直督促我写经验帖来帮助更多想要考研的人,所以这篇出自我手的经验帖终于姗姗来迟。在这里衷心感谢师兄对我和14年考广大戏剧影视学专业同学的帮助!
说实话,我其实不鼓励大四的学弟学妹们在毕业之前就考研,因为盲目、从众等各种原因,大四的考研人里面,很多都是不理性的。我更鼓励大家毕业直接去工作,在我看来,只有先工作了,真正的与社会接轨,才能更加明确自己的长处,更加清楚自己是更适合工作还是搞学术理论。对自己清晰的定位后,再决定是否考研才是理性的。
我也是大四的时候一战考研,报考的是北京的某名校,单科总分都够,但是命运总是爱开玩笑,我在面试被刷,一开始难过了很久,因为我一战用了七个月的时间,看了垒起来有近乎一米高的书。于是我四处旅行,准确的说是游荡,只想让自己心里的压抑和不快减少一些。一个月后,我步入工作,慢慢的精神状态开始恢复,也看懂了许多事情。人的生命归根结底是生活两个字,学习和工作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于是我不再执著于考研,但我没有忘记学习,依然偶尔看着书,只是内心会时不时地纠结与动摇。14年的教师节后,我辞了职,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开始学习准备第二次的考试,只是心态相比第一年沉稳了许多,胜败似余配败乎已成身外之事,跟着自己的想法过好这段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三个月后,我如期参加了考试,笔试结束的第二天我就把考研抛到九霄云外了,开始找工作,等待未知的结果。终于在二月下旬,随着全国各个学校成绩的公布,我也查到了自己的分数,和预料中差别不大,接近四百分,我知道这个分数对于大部分考研人而言的意义,只要不出意外,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录取后,我并没有多么兴奋,我很平静,人生的路很长,这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将来更大的挑战和成败都在后面。说到这里,我把自己用过的书分享在文章里,希望对理性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有帮助。
一、英语
(1)历年真题必不可少。随便哪个出本社的都行,我反复做了四五遍。自己总结长难句的翻译方法,拆分、换位等,两个月下来,就能看懂文意的百分之五六十了。
(2)单词书,我用的是《新东方考研单词》乱序版,其实谁的都行,因为考了两年,我把第一年辅导班的单词和自己做真题总结的单词都记了好多遍卖历,加上新东方的单词来来回回过了至少有二三十遍。(在这里说一个报班的问题,和大部分学长学姐的建议一样,不要报,那只是个心理安慰,并且隔三差五的上课反倒影响了你的学习思路,永远坚信只有自己悟出来的才最扎实)我记单词的方法很笨,手写!换句话说,就是手抄,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的抄。也许是我性格好静,从小就喜欢用抄写的方式。当然,大部分的聪明人都喜欢背诵,也能背过。
(3)关于作文,我是自己综合了许多套模拟题和真题的范文,最后用自己最喜欢的句式总结了几篇范文。小作文书信模板也是按照分类写好,经常看看,我没有背,知道句子怎么写即可。
(4)完型填空。许多人采取放弃政策,因为分值实在太小,竖颤无法形成竞争力,我个人是凭着自己的感觉选,平均正确率在一半左右,当然,每个人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5)翻译。多读书吧,如果你母语功底好,相信你能翻译出漂亮的句子的。
英语的用书五花八门,黄皮书、新东方、何凯文……数不胜数,每一本书都有价值,除真题外,择其一二认真学习即可,切忌贪多。
二、政治
基础内容就是看书,基本偶记住了,重点都在做题训练。
《教育部政治考试大纲解析》(我看了三遍)、《风中劲草》(同样看了三遍,但感觉用处不是很大)
毛概、思修、马原、近代史、政经的框架笔记(自己看完了书总结而成)
往年常考知识点及答题方法总结(也是自己看书时边看边写总结的,考前翻了翻)
用过的题:《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冲刺八套卷》、《启航20天20题》、《肖秀荣最后四套模拟卷》、《任任汝芬最后四套模拟卷》等。
政治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都不难,过线很容易,至于高分与否,就看个人造化了。
三、专业课
广大的戏剧与影视学分为两个学院,人文学院主打戏剧方向,新传学院主打影视方向。关于人数,人文每年招三个人左右,新传每年十个左右,14年录取的基本也是这个数字。
专业一、艺术概论
大部分院校的戏剧与影视学相关专业都会考艺术概论这门课,这本书的版本有好几个:王宏建、彭吉象、林少雄、刀美兰等。虽然版本不一样,但大致内容大同小异。老实说,这几个版本我全看过,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仔仔细细做笔记地看完,最后每个模块用自己总结出的精华来学。广大用的是林少雄版本的,试题并不难,认真学,考到一百三十以上并非难事。
专业二、戏剧艺术基础或影视艺术基础
两个学院的专业二不一样,指定书目都很少,但两个学院的书我都看了,因为大学四年功底较为扎实,所以看起专业来很轻松,这个学科的内容很庞杂,所以我在看指定书目的同时主动地拓展了许多,看了超过指定书目五倍的书,涵盖了历年几乎能接触到的所有的考试范围,所以最终的分数很高。但我不建议大家去冒这个险,其实指定书目吃透了就足够了,只是我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而已,在这里我就不赘述自己考的是哪个学院了,只能希望后来人理性对待考研。
我的考研已经结束,帖子发的有些迟,请师兄原谅也请学弟学妹谅解。第二年我胜在心态,用了三个月时间,这三个月回忆起来,波澜不惊。不要把考研看的太重要,多读书,认真学习是必须的,但你的人生远不止考研一件大事。还是那句话,希望学弟学妹们理性对待考研,如果能工作,先去工作吧,明白了自己真正适合做什么,再决定吧。希望这些话对大家有帮助。
via
广州大学招生代码是多少?
11078是广州大学招生的代码,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简介
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简称广大(GU),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巧和行建设高校、国家“111计划”建设高校、广东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是2000年由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教育学院、原广州大学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五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广州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私立广州大学创办的1927年,原广州教育学院创办于1953年,原广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8年,原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创办于1984年,原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85年。
截至2021年6月,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以及黄埔研院/研究生院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880亩,总建筑面积88.5万平方米;拥有8个一级学科学术棚谈学位博士授权点和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39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和2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前身溯源
广州大学
1927年3月3日,陈炳权、金曾澄、王志远等人创办私立广州大学。定校训为“博学笃行”。私立广州大学成立初期,设文学院、法学院和预科。
1928年,广州大学接受私立广州女子中学,设附属中学部,校址在广州市天香街,男女生分班授课。9月,迁校舍于广州市文德路19号,增设高中班。
1930年8月,购买东横街旧警署,改建为大学部校舍。
1931年11月28日,私立广州大学经国民政府政务委员会核准备案。
1937年,接受教育部委托,开办计政职业训练班,分别在澳门、九江、曲林、桂林、台山分设计政班。
1938年2月,广州大学在香港荃湾设分校,8月,分校迁九龙油麻地。10月,广州失守,学校迁至开平沙朗乡。当年在澳门白马行街设立附属中学及计政班,收容失学青年。
1939年,增设社会学系及会计学系;推选孔祥熙为名誉校董。
1941年,师生捐献建国储金多达50余万元,教育部以广大捐献爱国储金成绩特优,列为全国大学之冠,4次电令嘉奖。有在岗教职工3206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18人。
1942年,受民国政府财政部直接税局委托,广州大学代办税务训练班。
1943年,全校师生为支援前线,踊跃捐款,购机一架,命名为“广州大学号”,由教育部呈奉国民政府,受到国民政府特别嘉奖;蒋介石特为广大题词:“化溥岭南”。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广州大学复员广州,在东横街原址复课。陈炳权在美国结束战时经济考察工作后,为广州大学募捐基金,兴建华侨堂、文化堂、全美至孝笃亲纪念堂、理工实验场、图书馆等建筑。
1948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广州大学成立经济研究所,招收经济学硕士。是年私立广州大学及附属中小学、分校已有在校生1.4万余人,其中大学部有2800多人。
1949年上半年,全校以大学部为主,设立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商学院、经济研究所及附设会议专修科、计政训练班,附属中学及小学,并在香港、澳门、台山设立“广大中学”。将沙河白云山麓60多亩校地辟为农场。
1951年初,广州大学与市内的国民大学、文化大学、珠海大学、岭南大学、广州法学院、南方商业专科学校合并改组为华南联合大学。民国时期的广州大学,毕业生达1万余人。
1952年,华南联合大学(其中的原私立广州大学于1983年复校)撤并。
1983年4月,广东成立广州职业大学,学校属短期、职业性大学专科,学制文科2年、工科3年,不包分配。是年10月,恢复广州大学校名,由时任广州市市长叶选平兼校长。
1987年6月,广州大学定为副厅级建制。
1992年,孝哗香港裕达隆有限公司张松先生、黄彩霞女士向广大捐款3800万港元,建成裕达隆大厦,作为办公、教学综合楼。
1993年1月,广州市教育委员会发文同意“广州大学可与原私立广州大学的关系衔接。”
1996年4月,经济系承办广州大学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培养商学硕士研究生项目。11月2日,举行“广州大学与原私立广州大学衔接大会”。
广州师范学院
1958年,为适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急需师资的需要,广东于1958年8月正式成立广州师范学院,隶属广州市委领导。
1961年8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广州师范学院与广东师范学院合并,归由市委、市人委领导。
1961年9月1日前,两校初步完成合并工作,校名仍用广东师范学院,属全日制高等师范学校,省重点高校之一。
1962年7月起,停止招生,规模逐渐缩小。1964年7月,根据上级指示,调整停办下马。
1978年12月,教育部下文同意广州师范学院复办。
1979年2月,市革委会正式发出通知,广州师院归口广州市文化教办公室,按局级单位管理。
1983年,学校获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立社会心理学硕士点,次年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5名。
1986年8月,广州师院按广州地区省属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同等规模和待遇,列为厅级单位。
1993年4月,广州师院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扩大办学规模,由2000名本科生扩大到4000名本科生。
华南建设学院(西院)
1986年5月,广州市政府决定,在广州市城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广州城市建设学院。
1987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筹建广州城市建设学院,由广州市建委负责投资办学。
1991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广东省建筑工程专科学校与广州城市建设学院(筹)联合办学,成立华南建设学院。原广东省建设工程专科学校为华南建设学院(东院),隶属广东省建委;原广州城市建设学院(筹)为华南建设学院(西院),隶属广州市建委。同年9月,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开始对外招收本科生。
1995年4月,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华南建设学院(西院)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广州教育学院
1953年,广州市教师业余进修学院创办。是年定名为广州教育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在职中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为主的高等院校。
1958年,更名为广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1968年,“文革”中,更名为广州市人民教育学院,沦为培训班。
1978年,恢复广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名称。
1983年4月,定名为广州教育学院,为师范性质的成人高校,承担在职中学教师及行政人员继续教育任务。
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1985年,广州市政府决定依托广州教育学院创办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办学,融培养与培训与一体。同年9月,广州市政府将龙洞宾馆移交学校使用。
1994年,开始招收中文、数学、英语等本科专业。
广州市联合职工大学纺织学院
1975年,广州纺织机械厂职工大学创建。
1985年,由广州市纺织工业总公司正式接管,并由国家教委批准校名为广州纺织工业职工大学。
1991年,为适应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经国家教委及广州市政府批准再次更名为广州市联合职工大学纺织学院。同年广州市批准纺院为"广州市纺织服装继续工程教育基地"。
广州市联合职工大学电信学院
1975年,广州市电信局职工大学成立。
1992年,加入广州市联合职工大学后更名为"广州市联合职工大学电信学院"。
1997年,电信学院挂靠广州业余大学招生42名,专业为通信技术。
1998年,电信学院继续挂靠广州业余大学招生36名,专业为通信工程。
广州市建筑总公司职工大学
1960年,广州市建筑工程局业余工程学院创办。
196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备案,1966年停办。
1973年,复办改名"七.二一工人大学"。
1980年,更名为广州市建筑工程局职工大学。
1985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广州市建筑总公司职工大学。
合并发展
2000年4月24日,教育部同意广州师范学院、广州大学、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广州教育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等五所广州市属高校及教育资源,合并组建新的广州大学。7月11日,举行新广州大学组建成立大会。新广大取原广州大学和广州师范学院之校训,定新校训为“博学笃行、与时俱进”。
2003-2005年,建成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
2004年9月,广州大学首批进驻大学城校区,次年整体搬迁大学城。学校将广园、起义路、麓湖、龙洞等4个校区归还市政府,保留桂花岗校区。
2005年,广州艺术学校、广州芭蕾舞团、广州歌舞团成建制划归广州大学。
2006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广州大学被批准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0年8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增开展硕士推免生工作高校。10月,广州大学列入教育部首批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2015年,广州大学被列入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试点改革单位。
2015年6月,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2017年,入选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18年11月,入选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2020年,广州大学成立黄埔研究院,打造“信息+智能”创新枢纽。落户中新广州知识城科教创新园区,分两期建设。二期正式启用并正常运行后,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学习研究人员将达到5000人。
2020年10月29日,成为广东省高校港澳台侨学生管理研究联盟理事单位。
2021年4月,“土木工程新型复合材料与复合结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2021年8月18日,入选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高校
2021年8月18日,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
2021年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
2022年4月13日,广州大学文学地理学研究院揭牌。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7月,学校设有27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71个,其中理工类专业39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4个、艺术类专业8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授权点和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39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和2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有3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将近2/3的本科专业进入国家和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4个省“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6个市级重点学科。
博士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土木工程、统计学、教育学
重点学科
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
土木工程、数学、网络空间安全、统计学、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数字经济
省级重点学科项目
数学、土木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学、统计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凝聚态物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广播电视艺术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6月,现有在岗教职工3217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01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者136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14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全职外国院士1人、特聘院士3人、双聘院士4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名、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7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9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4人、青年文化英才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0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8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优秀青年后备人才)195人。
教学建设
培养模式
“1234”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即一个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开放式育人体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内与课外的“两个结合”;讲台、实验室、科研平台的“三个开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模块+经典阅读+社会实践”“四年不间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4321”体育教育工程:即体育教育“四年不间断”,“课程、课外阳光跑(全覆盖)、社团/竞赛”三种体育教育模式并行,引导学生至少掌握两种运动技能,最终养成一生锻炼的习惯。
“平台、课程、师资”三维一体的艺术教育体系:即教育教学实践平台“教务处、相关院系、团委三位一体”“认知课程、体验课程、创意课程三位一体”,师资队伍“专业教师、校外专家、朋辈小老师三位一体”,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将近2/3的本科专业进入国家和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有3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6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共组建33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6月,学校获得了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学校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组建了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智能制造工程研究、计算科技研究、大湾区环境研究等15个科研团队。
研究成果
2016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类项目36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大项目课题3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重点项目11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联合基金项目14项,重大研究计划2项,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获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立项共20项(其中:2020年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3项;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1项;2018年“城镇公共安全立体化网络构建与应急响应示范”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获国家级重大重点社科项目立项共29项。2019年获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立项3项。2020年获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1项。2020年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饮用水健康风险识别与控制原理”。
2016年以来,学校获得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2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社科奖励57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优秀成果奖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3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3162项,授权专利1388项。高水平科研论文不断涌现。陆续在《Nature》、《Science》、《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系列高水平论文,2016年以来共发表SCI/SSCI论文6255篇,2018年度增长率高达139%。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声像灯光、减震隔震等一批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南海岛礁、故宫博物院等工程中得到充分应用;累计制定30余分国家、省及行业标准。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到2020年12月,图书馆馆藏图书323.2711万册,报刊2006种,网络数据库72个(以总库计算),其中中文数据库36个,外文数据库36个。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档案馆馆藏约13余万卷(册),共5个全宗,分为党群、教学、科研、产品、基建、设备、外事、出版、财会、声像、人物、校史以及实物等共15个门类,主要以1953年后形成的各类档案为主;此外,还保存有在校学生个人人事档案3.3万余卷,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考试试卷等3.3万余册。
学术期刊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有廉政论坛、灾害风险与公共安全、大湾区文化研究、后理论转向、后理论与后人类研究、传播与社会发展等栏目,侧重刊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前沿问题研究稿件,廉政论坛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并获首届“名栏建设成就奖”。先后入选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来源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刊,被MR、CA、CSA、AJ、ZBI、UIPD等国际检索文献数据库收录;先后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广东省“特色科技期刊”“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注重应用科学和技术研究,重点刊发生物计算技术方面的稿件,先后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广东省“特色科技期刊”“优秀科技期刊“称号,并被MR、CA、CSA、AJ、ZBI、UIPD等国际权威检索文献数据库收录。
《电镀与涂饰》
《电镀与涂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广东省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连续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科文献索引CSSCI来源集刊,并于2014、2015和2016年连续三次获得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集刊奖(优秀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刊物每辑分别设置三到四组不等的研究专题,并常设“其他专题”发表相关研究成果。
《乐府学》
《乐府学》集刊创办于2006年,2017年1月被南京大学中文社科文献索引研究中心纳入CSSCI来源集刊,先后设有“文献考索”、“音乐考察”、“文学研究”、“名篇解读”、“唐后乐府”、“年会专稿”等栏目。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来源集刊,为中国房地产法律实务研究论坛纸质版定期刊物,每卷设有论坛聚焦、理论探索、实务聚焦、域外采风等栏目。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12月,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54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28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0多个、实习基地300多个;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企业安全集团、广州越秀集团等71家企业单位新建合作关系。
学校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筹设成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成立了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进一步在国际学术资源、教育和科技等方面展开合作;先后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逐步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淡江大学工程机构灾害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等15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每年派出约1200名学生赴剑桥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西澳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大学交流学习;分别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伊朗马赞德兰大学合作开办孔子学院。
据2020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全校在读港澳台生共493人,其中香港籍学生413人,澳门籍学生44人,台湾学生36人。2000年,学校与“香港普通话天地”机构合作,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普通话学习推行计划;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学术互访、参加学术会议及开展课题研究、教师培训等,每年约有300名来自香港的青年学生到广东大学开展交流活动。1996年,学校与台湾屏东师范学院建立了两岸首个公立高校间的姐妹校关系;2015年始,与台湾相关高校轮流举行两岸农村治理研讨会。
惠风和畅是什么意思?惠风和畅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 惠风和畅 huì fēng hé chàng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惠风和畅】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惠风和畅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惠风和畅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 • 惠风和畅
• 广州大学论坛
英汉词典解释
gtgt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惠风和畅[回目录]
发音 huì fēng hé chàng
释义 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腊闭畅。”
用法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广州大学论坛[回目录]
广州大学论坛成立于 2004年12月1日 。
在 2006年12月1日 论坛成立2周年之际,管理团队申请到了独立服务器供论坛使用,并请学校党委书记陈万鹏书记为论坛题名,陈书记在和笔者的一番谈话后决定为论坛题名:“ 惠风和畅-广州大学BBS ”。
其意为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轮樱裂谐校园的今天,希望广州大学论坛大吹 和谐之风、和畅之风 !颂嫌成为一个让全校师生发表不同意见但却很和气的一个平台!并倡导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要 “和而不同” 而不能“同而不和”!因为古人云:和而不同君子也!同而不和小人也!
《广州大学惠风和畅BBS站》现有版块三十多个,注册会员一万三千多人。站务委员会现由校团委指导,委员会下设荣誉理事组、站务组、版务组、秘书组、我组、外联组、技术组及美工组。成员均属校级学生干部。
惠风和畅BBS站Logo
惠风和畅BBS站Logo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454047.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关于广州大学论坛和广州大学论坛官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