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真相(孟良崮战役真实情况回忆录)
今天给各位分享孟良崮战役真相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孟良崮战役真实情况回忆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孟良崮战役张灵甫兵败身亡,儿子说他只是因为服从命令
整编七十四师作为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一兵团先锋部队,攻击华东野战军总部所在地蒙阴坦埠(danbu),却发现被解放军包围了。
这个时候,是听命继续攻击,还是收缩到平原自保,张灵甫的参谋长、旅长争议很大。
58旅旅长卢醒坚决主张继续打,认为擅自放弃锱重撤退,损失巨大无法向上级交代。
校长让他固守待援,“中心开花”,张灵甫选择了听命令。
电影《红日》对这个部分的描绘比较贴近史实。
参谋长按照张灵甫的吩咐给旅长打电话:“下山的路非通不可”,要翻过孟良崮,夺回垛庄。
张灵甫接到电报,抢过电话,命令部队,不下山了。
志得意满的张灵甫对部下说:“委座这个计划是伟大的”。
对于参谋长担心的粮食弹药和水的不足,张灵甫毫不担心地回答:徐州会空投过来的。
他和旅长等部下一致认为,守三天肯定没问题。
张灵甫只是没想到,国民党战功赫赫的“抗日铁军”,苏中苏北攻城掠地的王牌部队,在孟良崮连三天都没守住,全军覆没。
事后蒋介石对他的褒奖之词,主要是说他听命令。
蒋介石在张灵甫追悼大会上写了悼词,让他的代表中将杨参议宣读,说张灵甫奉命退守孟良崮高地,饮水断绝,粮弹俱尽,四面受敌。然而,“ 明知无法达成任务,仍以彻底遵奉命令为职志” ,死守阵地,“不屈”而“自戗”。
孟良崮的“中心开花”是张灵甫给老蒋的建议,主动留下来以自己当诱饵吸引华野主力,还是老蒋闭门造车想出来让张灵送命的“伟大”计划?
张灵甫之子张道宇曾就张灵甫兵败孟良崮说:孟良崮战役计划是由兵团汤司令制定,经陆军顾总司令核准,又被蒋主席批准的,作为军人要听指挥的。
1947年5月16日,国民党军整编74师中将师长张灵甫兵败孟良崮,葬身沂蒙山区。彼时,儿子张道宇尚在襁褓。
几十年来,他的儿子一直在探寻父亲死因真相。因为他的身份,他能够接触到很多当年的 历史 真实资料,也见过很多亲历者。
相对来说,尽管他对父亲兵败身死有一定褒义倾向性,但作为当事者后人,他的这个说法,无疑也有一定的权威性。
汤恩伯一兵团制定的作战计划是让张灵甫整编74师中心突破,迅速攻占华东野战军总部所在地坦埠,这一计划是经徐州陆军总司令、南京国防部、老头子蒋主席层层审阅批准的整体作战计划。
这个作战计划,经国防部层层下发。
战役之后汤恩伯一兵团的战斗详报,也明白无误地记录了战役的侦察、发起、过程,也可以说明这个计划。
从这个角度看,整编74师只是尖兵部队。在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45万部队里面,也只是汤恩伯第一兵团第四纵队的一部分。
九纵侦察连长齐进虎,深入敌后,抓了个舌头,是整编74师一个送达作战命令的参谋,缴获的文件和口供,也印证了这个作战计划。
大卧底郭汝瑰也抄了一份,让交通员发给我军高层,不过应该对华野并没起多大作用,因为郭汝瑰知道这个计划的时候,那是1947年的5月12日,孟良崮战役已经开打了。
由于路窄难行,张灵甫没有按照预定时间发起攻击,其它部队,则更迟缓。
行军途中谍报队从去临沂的老百姓嘴里得知眼前军情不明,有几十万解放军主力,“要吃大亏”,于是向汤恩伯报告,要求收缩防御。
汤恩伯连夜打电话给国防部参谋次长刘斐,要求更改作战计划。
刘斐说,时间太晚,“老头子睡下了”,一口拒绝。
汤恩伯又打给顾祝同。顾总司令告诉汤恩伯,计划是国防部、参谋总部的命令,他无权调整作战方案,还是执行吧。
他们也知道,一线指挥员惯于夸大敌情。
李天霞还说他当面之敌是解放军十三个纵队呢。
于是国防部传回命令:共军该地区无多大兵力,要74师继续攻击前进。
高层不重视,甚至不信任一线的情报,只管下达命令。
一线也很无奈,只能执行命令。
这些命令,均是兵团部以上的。
后来74师俘虏中高级军官的供述,也证明了这一点,并把兵败的大部分原因归咎到了高层情报不明、指挥错误上。
直到5月14日,汤恩伯还传达上峰命令:主席蒋 “迅即攻略沂水”,总司令顾 “攻占莒县”。
汤恩伯也是遵守“老头子”命令的模范,下面有纵队司令,纵队司令下面才是整编师。
到了5月16日,战斗空前激烈,74师伤亡惨重,阵地纷纷丧失,通讯时断时续,指挥混乱,伤病无法转运,已经到了兵败如山倒的地步,74师接到的命令,依然是:坚守!
张师长当然只能遵守命令。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一线指挥官的临机决断不仅决定战役胜负,也决定自身生死。
粟裕发现整编74师孤军深入,左右翼脱离十余公里,存在穿插间隙,大山阻隔,救援困难,主力在手,方便调度,于是和野司首长们紧急磋商,调整方案。陈毅拍板决定“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把攻打桂系部队的命令更改为围歼整编74师。
九纵许世友率部一夜往返70里,六纵司令员王必成部两万多人两天飞奔220里,一纵叶飞带队和张灵甫相距百米同向前行……
张灵甫和副师长蔡仁杰都误认为是友军黄百韬的整编25师。
叶飞命令,大胆穿插,不管他们。
这才是一线指挥员的果敢和担当。
国民党军官最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很多军官对服从命令的执行程度已经到了教条死板的地步。
张灵甫没有突围出去,这和当年常德保卫战的虎贲部队余程万不一样。
常德保卫战,老蒋在国际 社会 夸下海口,他的部队会与常德共存亡。结果余程万尽管和74军57师的将士们浴血拼杀,“弹尽、援绝、城破”,没有选择坚守阵地战死沙场,而是带着最后的三百多人突围,让日军占领了常德。跟随余程万突围的幸存者只剩下83人,而常德城里还留下三百多伤员,被炫耀武力的日本占领军杀害。
这让老蒋在开罗的巨头们面前和国际 社会 丢了面子。所以,他要对“不听命令”的抗日英雄余程万大开杀戒,若非常德万民求情,手下将官们极力斡旋,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就被老蒋以“不服从命令”的名义枪毙了。
而74军58师师长廖龄奇,也是因为被国民党将领落井下石群起攻之说不服从命令擅离战场。逼得老蒋把廖龄奇也枪毙了。
因祸得福,58师副师长张灵甫成了师长,他能不比别人更明白“老头子”的脾气。
正因为这一点,58师师长张灵甫,升任74军副军长,以少将军衔被老蒋特批进入陆军大学甲级班(中将班),毕业后顺利升职为中将军长,首都警备区司令官。
这可是嫡系中的嫡系,心腹中的心腹,国民党正规军430万,有几个能比得了呢?
在服从老蒋命令这一点,张灵甫比国民党其它部队将领确实都突出。
不然,老将整天讲“不成功,便成仁”,号召他的黄埔学生,如果兵败,就杀身成仁。
宿北战役的戴之奇,淮海战役的黄百韬,就杀身成仁。
老将还沉痛的夸奖黄百韬:“黄埔不死”。
可惜的是,解放战争,国民党将军里,放下武器投降成了俘虏的一千多人。
这里面,黄埔一期的就有9名,而杂派出身的黄百韬并不是黄埔毕业。
这些不听校长命令的人,活了下来。
听命令的张灵甫死在了孟良崮上。
[img]孟良崮战役的过程是怎样的
孟良崮战役是国共内战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其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孟良崮战役的过程是怎样的,希望大家喜欢!
孟良崮战役的主要过程
1947年3月的时候蒋介石看到他的有生力量被解放军慢慢地消灭了,于是他转向对山东和陕北进行进攻。为了能取得胜利,蒋介石调集了24个整编师和60个旅,人数高达45万,比起蒋介石调集的兵力,华东野战军的兵力要少的多,只有27万。
整编74师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其中的一个,但是在战争中由于其他师没有及时的跟进,导致74师陷入了困境。得知这个情况后蒋介石立刻 命令 各部一起奋斗,拼死也要救出整编74师,到后来战线推到了黄崖山,可以说谁占领了黄崖山谁就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这个时候华东野战军开始了夺取黄崖山的行动,历经了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来到了黄崖山主峰的山脚下,这时敌军也来到了这里,于是双方便展开了激烈的奋战,最终因为华东野战军早到一步使得国民党无力反击。
后来华东野战军和国民党军在孟良崮上进行了激烈的战役,最终华东野战军以顽强的意志和决心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国民党整编74、83师和一个团共3万多人全部被歼灭,令蒋介石十分痛心。比起国民党的损失惨重,华东野战军收获了很多的武器,比如山野炮28门,大小迫击炮235门等,不仅如此他们的士气还大增,可是说是完胜。
孟良崮战役发生于1947年,这场战役的参战双方是华东野战军和国民党军,在华东野战军的努力下最终把国民党的主力摧毁,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其中的过程是惊心动魄的,但是华东野战军也得到了回报,比如在孟良崮战役里收获了很多的武器和士气。
孟良崮战役的真相
孟良崮战役发生在1947年5月,参加这次战役的双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国民党军,当时国军有24个师和60个旅加起来大约45万人的兵力,但是华东野战军只有27万人的兵力,实力相差悬殊,但是最后华东野战军伤亡1.2万多人,国军是这个数量的近3倍,而且华东野战军还收获了很多的武器,并把国军的主力第74师全部消灭了。
孟良崮战役的真相据一个姓何的国军的残军败将回忆当时国民党军失败并不是没弹药了也不是没吃的了更不是没火力了而是打不下去了。据何老回忆当时大家真的打不下去了,在和东华野战军对抗的时候已经漫山遍野都是死人了,如果是日本人的话肯定二话不说对他们进行扫射,但是他们彼此都是中国人。所以在74师里有的地方不再开枪,后来共军也不再开枪了,整个战场就这么突然的沉寂了下来,最终共军取胜,国军损失惨重。
孟良崮战役的真相还有待考证,但是共军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付出的努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孟良崮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孟良崮战役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势,加上广大人民的支持,将国民党军实力强大的整编74军消灭,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实力,也破碎了国民党要粉碎山东的计划。
孟良崮战役是最经典的指导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搜集兵力来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在陈毅和粟裕和善于分析敌情的情况下,找出了地方的弱点,之后华东野战军团结一心,抓住战机,利用山区的地形把敌人打败,不给他们喘气的机会,这也给日后的多场战役提供了宝贵的 经验 。
孟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还打败了国民军的主力,根据一名参加过这次战役的国民军老兵回忆是因为当时彼此都不愿意伤害中国同胞,所以不愿开枪,这个真相还有待于考证,但是孟良崮战役提高了我军士气等意义是永远真实的。
求孟良崮战役的真相!
我当兵的时候,我们的副团长(他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给我们讲战略战术课,说什么叫战略战术?战略战术就是你想鬼点子打我,我想鬼点子打你!所以所谓真相就是:孟良崮拿下来了。
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
开放分类: 军事、战役、山东、历史、解放战争
孟良崮战役,我军歼敌3万余人,国民党军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阵亡。张灵甫究竟怎么死的?蒋介石说是“自杀成仁”,我军称张灵甫被“乱枪击毙”。
1947年3月,蒋介石眼见其有生力量被我军一点点消灭,转而对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实施了重点进攻。蒋介石调集了24个整编师、60个旅,共约45万人,组成3个兵团,由顾祝同任总司令坐镇指挥,采取加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战法,气势汹汹地向我山东根据地扑来。陈毅司令员率领我华东野战军灵活机动,忽打忽停,寻机歼敌,但因敌军高度集中,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便于5月上旬率主力转至蒙阴、新泰、莱芜以东隐蔽集结,寻找战机。
敌军司令顾祝同见我军东撤,即令各部“跟踪进剿”,并特命第1兵团司令汤恩伯率领整编74师以及25师和83师,进军沂水。于是,我军就此拉开了孟良崮战役的帷幕。
整编74师原为国民党军74军。该师全系美械装备,为甲种装备师,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指定的典范部队。师长张灵甫毕业于黄埔军校第4期,在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受过培训,抗日战争时期,曾被誉为模范军人,在湘西会战中,又因战功卓著而荣获自由勋章,因此深受蒋介石青睐。在江西高安战役中张灵甫一条腿被炸断,送往香港治疗后安上了橡皮假腿。此人仗着蒋介石的器重,骄横异常,出发前口吐狂言:“把陈毅赶进东海里喂鱼去!”
华东野战军领导全面分析了敌我态势后认为,我主力正位于坦埠及其两侧地区,可出其不意集结数倍于敌的兵力加以围歼,完全可打有把握之仗。5月13日黄昏,华东野战军领导指挥第1、第8纵队利用地形掩护,穿插揳入74师纵深,割断了74师与其他蒋军的联系。经过了一天的激战,到15日拂晓,第1、第6、第8纵队分别攻占了垛庄和万泉山,完全截断了74师的退路,将其合围于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狭小地区内。
得知74师被围,蒋介石急令各部齐头并进,拼死也要解张灵甫之围。遂一方面命令张灵甫坚守阵地,吸引共军主力,另一方面严令孟良崮周围的10个整编师,特别是李天霞、黄伯韬的部队尽力支援整编74师,以期内外夹击,聚歼华东人民解放军于孟良崮地区。陈毅命令各阻击部队坚决挡住援敌,同时根据战场情况,重新调整部署,1纵从西,4纵从北,6纵从南,8纵从东,9纵从东北,5个纵队同时对74师发起了总攻。敌人负隅顽抗。李天霞与张灵甫素有矛盾,所以,在蒋介石的催逼下,他的整编83师只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弛援。而黄伯韬的整编25师则是不遗余力地执行了蒋的命令。凭借武器之利,到14日上午他们已将战线推到了黄崖山、狼虎山一线。黄崖山距孟良崮6公里,两地隔一段开阔地带而相望,这道山峦自然成了整编25师通往孟良崮的最后障碍,甚至可以说,谁占有了黄崖山,谁就把握了这次大战的主动权。
此时,华东野战军6纵16师昼夜行军,开始了夺取黄崖山的行动。48团作为其前锋部队,克服疲累、饥饿之苦,一边行军,一边睡觉(这是在特殊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特殊能力);一边跑步,一边嚼炒米,终于在15日的拂晓抢到了黄崖山主峰的山脚下,这时候,黄伯韬的一支先遣部队也刚好开到了西面山脚下。胜败就在毫厘之间展开了比拼!“冲!”3营9连连长翟祖光毫不犹豫地带人从东坡攀援而上,敌人则从西坡匍匐而进!比速度!比耐力!比毅力!50分钟后,当翟祖光他们登上峰顶,抢占了制高点时,这股敌人离山顶仅有30米,1分钟的行程!“打!”翟祖光一声令下,百十支汤姆枪、步枪一齐朝敌群扫去,敌人哭喊不迭,丢下尸体,仓惶滚下山去。黄崖山主峰因此控制在了48团手里,16师的其余部队则相继占据了黄崖山附近的猛虎山,万泉山等要点,尽管黄伯韬随后出动营、团级的集团冲锋,企图夺回这些阵地,但地形上的劣势使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作了徒劳,他只能听着整编74师在枪炮声中沦入灭亡而“爱”莫能助!32年后,当年的6纵司令员王必成在武汉回忆这一段历史时,对抢夺黄崖山之战仍然感慨不已:倘使敌人先我1分钟到达山顶,阻击25师的战斗,乃至整个孟良崮战斗恐怕就是另一番场景了。
孟良崮上双方展开了争夺战,战况非常激烈。我华东野战军23师夺取万泉山后,立即向74师中心阵地猛扑。副师长戴文贤从师警卫排和部分连队中,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突击小组。时任23师69团1营2连班长的葛兆田有幸入选,并担任主攻。每个突击小组7人,轮番冲锋,猛攻张灵甫的指挥部。不料,前几个小组都失败了。葛兆田一挽袖子,跟着副连长冲了上去。
张灵甫的指挥部是在一座山崖根儿里,前面用石头垒了道石墙以防流弹。等葛兆田冲上来,只剩下他、副连长和一名战士。葛兆田持枪高喊:“1营在东,2营在西,3营堵正面,告诉他们缴枪不杀,谁动打死谁!”这时听见敌军指挥部里有人喊:“别开枪,我们投降!”一群官兵随即从指挥部里走了出来。走在最前头的一个军官见只有3名解放军战士,端起冲锋枪就扫。这时副连长受了重伤。葛兆田一下子火了,也抱起冲锋枪“嘟嘟嘟”一梭子。这名军官和一串敌军士兵应声倒地,余下的敌人赶紧高喊:“别打别打,我们真投降!”葛兆田厉声命令:“一个一个地出来,把枪扔在门口!”待敌人全部走出后他数了数,一共83人。这时,葛兆田走过去看那个被打死的军官,身材高大,肩上有两颗将星,胸前还缀满了勋章。当山风掀起他的裤管时,葛兆田发现他的一条腿是橡皮假腿。当时葛兆田也闹不清他是谁,心想反正这个官儿小不了。
正在这时,副师长戴文贤率领后续部队冲了上来,一见躺在地上的敌军官,问道:“这个军官是谁打死的?”葛兆田还以为要受表扬,便得意地回答说:“我打死的。”不料,戴副师长发了火:“你为什么打死他?我要处分你!”葛兆田也来了犟脾气,一拧脖子说:“他打我,我不打他?蒋介石打我,我也敢开枪!”戴副师长也不好再说什么,对他说:“那好,你先把俘虏押下去吧!”
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了。国民党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一个团共3万余人全部被歼!蒋介石痛失虎将,哀叹74师被歼是他“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陈毅司令员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战后,葛兆田听说国民党军74师师长张灵甫没有被活捉,而且他还知道了张灵甫有一条腿是橡皮假腿,是在江西高安战役中被炸断的。葛兆田这时猛然想起,他打死的那个有橡皮假腿的敌军官是不是就是张灵甫?但他又想起了戴副师长的话,怕受处分,再加上战事紧张,顾不及多想,所以就把这个疑团藏在了心底。
在葛兆田抓获的俘虏中有一个叫朱凡友的,是张灵甫的卫兵。孟良崮战役后朱凡友当即参加了解放军,和葛兆田成了亲密战友。两人同在一个班,一同打到上海,打过鸭绿江,最后一同驻防内长山要塞区。闲时一说起孟良崮战役来,朱凡友就说:“那时你真厉害,一打枪吓得我们都麻了腿儿。”葛兆田说:“谁叫你们不投降!”朱凡友对他说:“那天你打死的那个有橡皮假腿的就是张灵甫,怎么不向上级反映一下?”葛兆田听了,才知道自己果真打死了张灵甫,藏在心中多年的谜团终于揭开了,但是心中仍想不明白,当时为何戴副师长说:“你为什么打死他?我要处分你!”于是,张灵甫被击毙的真相深藏在老人的记忆里。
有“抗日名将”之称的张灵甫受到了“厚葬”。华野6纵政治部副主任的谢胜坤主持了仪式。一棵古树下,放着一口半人高的大棺材。棺材是买来的,十分华贵。棺材旁边停放着张灵甫的尸体,已经为他穿好簇新的军装,洗过脸,伤口也整饰过了。由于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国民党军服,张灵甫是穿着解放军的军服下葬的。掩埋张灵甫前,谢胜坤向上级请示:俘虏中的一个少将旅长和8个上校要求最后看一眼他们的师长张灵甫。“大家都觉得,他们跟着张灵甫出生入死,这种感情难能可贵,就同意了。” 9个国民党将校走到担架旁边,围成半月形,跪下,痛哭流涕。
对于张灵甫的死,当年国民党方面为了稳定军心,曾大张旗鼓地宣扬张灵甫是“杀身成仁,为党尽忠”,说什么“灵甫见大势难支,乃召集各部长官至山岩指挥所当众宣誓,决心以死报国,然后率部从容步出指挥所,自杀成仁”。蒋介石更在其《痛悼74师檄文》中说该师“饮水断绝,粮弹绝尽,全师孤立,四面受敌,即在阵地相率自戮者计有师长张灵甫等高级将领20余人,悲壮惨烈”。
关于孟良崮战役真相和孟良崮战役真实情况回忆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