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公李善长(韩国公李善长族谱)
今天给各位分享韩国公李善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韩国公李善长族谱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李善长:曾经被誉为“开国功臣之首”,结局悲惨,七十多岁被诛杀
明朝作为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很深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经历无疑是传奇,仅仅用十五年的时间便推翻了元朝夺取了天下。 等到老朱当上皇帝后便开始大封功臣,李善长则因功勋卓著被封为韩国公,年薪四千石 。 可谓是集千万宠爱于一身,担任大明帝国首任丞相。朱元璋经常拿自己比作汉高祖刘邦,李善长的功劳足可以跟汉初的萧何相提并论。李善长的晚年非常悲惨,受到胡惟庸案的影响,全家被诛杀。
1:李善长在老朱打天下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最早跟随老朱的文臣
根据明史记载,李善长是安徽定远人,说来说去跟朱元璋还存在一定的联系。 这个人从小便很聪明喜欢读书,熟悉法家言论,经常用来推测事情,往往这些都被他说中。 1353年朱元璋得到了郭子兴的指示,带着十几个兄弟前去创业。很快在家乡便招募到了数千部队,攻打滁州的过程中,定远人李善长听闻朱元璋军纪严明,特地前来投奔他。跟他讲了以前古代的许多故事,二人相谈甚悦。
2:李善长在后方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让朱元璋一心一意对外征战
老朱面对当时天下的形势,不经意间流露出想要当皇帝的念头。便问李善长:“如若我要四方征战,何时才能平定天下?”李善长很巧妙举了汉高祖刘邦的例子 :“秦朝末年动乱不堪,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介布衣出身。却能在短短五年的时间推翻了暴秦,夺取了天下。” 你现在身居濠州附近,跟沛县比较接近。假如说效仿当年刘邦,一定能如愿以偿。后来朱元璋驻军河阳的时候,自己带着军队攻打鸡笼山寨,留了少部分人驻守城中。他却能够镇定自若将元军击败,让朱元璋对他赞赏不已。
3:期间大大小小立过很多功劳,开国的时候被封为韩国公
朱元璋最大的劲敌便是上游的陈友谅和张士诚,朱元璋为了一心一意对待敌人,便让李善长主持安抚善后工作。 朱元璋攻克采石的时候,他带着军队长驱直入进入太平,李善长则写下榜文,严明士兵不许违法乱纪。太平城被攻下的时候,李善长马上将榜文贴在四方的马路上。 朱元璋担任元帅的时候,李善长实际上被任命为宰相类的职务。洪武三年的时候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左丞相,太师,年收入四千石,仅次于徐达之下,位居开国文臣之首。
1:人无完人,李善长城府极深,跟刘伯温经常不对付
按照朱元璋自己的话来说,打天下的时候,这些武将往往不靠谱;等到真正夺取天下,真正应该提防地变成这些文人。 这些人一肚子坏水,指不定谋划什么事情。李善长被比作汉代萧何,可见此人的心机和能力。 表面上看起来温和宽厚,实际上待人非常苛刻,喜欢嫉妒人。刘伯温则是主要对象,我们知道朱元璋是一个贼精贼精的人。他能够把朝政控制得很严,洪武十三年废掉宰相,开启了长达近20年的独裁阶段。
2:洪武十三年爆发了胡惟庸案,李善长恰巧跟胡惟庸关系密切,引起老朱怀疑
生性多疑基本上是每位帝王都存在的性格特点,朱元璋也不例外。更何况他还是开国皇帝,更应该珍惜自己皇位的得之不易。 不管是谁胆敢侵犯朱家天下,后果都非常严重。胡惟庸原来担任的是宁国知县,由于老乡李善长的推荐,被提拔成太常寺卿。胡惟庸能够成为丞相,李善长的大力支持息息相关。 洪武十三年爆发了胡惟庸案,牵连的人有很多,可是李善长依旧得到老朱的信任。洪武十八年,有人告发李存信父子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他并没有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招来了杀身之祸。
3:晚年受到牵连被诛杀,名义上是造反,实际上是猜忌
洪武二十三年,此时的李善长已经77岁,将近80岁来了。在古代属于长寿,连朱元璋才活了71岁。 年纪大约束不了老部下,曾经想要建造府邸,偷偷从汤和那边抽调了几百人 。 四月份京城有百姓受到牵连被发配边疆,李善长要求赦免当时的丁斌。这个人是胡惟庸原来府邸的一个下人,结果供出了李存义父子跟胡惟庸暗中勾结的事实。父子二人把造反的计划告诉李善长,他坚决给予否决。本来心机就重对功臣不满的朱元璋找到了机会,以通敌谋反罪将全家尽数诛杀。
[img]李善长开国六公之首,功绩卓越为何被诛九族
大明开国丞相韩国公李善长,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被以谋反罪名株连九族,全家老少七十余人一律处死。 李善长及其家人获罪 李善长早年投奔朱元璋,一起同生共死,辛苦半生,为何结局如此凄惨。因为朱元璋是个只可共患难不可苟富贵的人,还是李善长自己做了不可挽回的事情? 任人唯亲 在群雄逐鹿期间,李善长作为两淮名人,亲自拜见朱元璋,表示愿意追随。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李善长以诚待君,朱元璋自然以诚相报。于是二人一见如故,当即座谈共商大计。 李善长以刘邦知人善任、广纳贤人为案例来劝告朱元璋,你也应该学习刘邦这样的做法,这样才能在争霸天下期间脱颖而出。朱元璋当即命李善长为幕僚书记,因为学习刘邦的做法必然会招收各路人才。这些人才来自四面八方,各种阵营,或多或少都有嫌隙。若是不能协调这些人的矛盾,致使这群人不能一致对外,专心内斗的话,又是下一个郭子兴部,人虽多,将虽广,但难成事。而李善长把这件事情做得非常好。 韩国公李善长 但是在开国封侯封王之后,不知道李善长是持功而娇,还是上得皇上信任,下得群臣爱戴,毕竟之前他身为幕僚书记。身为六公之首,就用人这一项来看,是非淮人不用,以致形成一个淮人官僚集团。这也是结党营私的前兆,不管李善长的真正想法如何,是任人唯亲为了更好地把持朝政,让自己想做的事情更加效率,还是真正有所图谋。 胡惟庸也是因为出身两淮,而且很识抬举,就得到李善长的重用,多多举荐胡惟庸,从而胡惟庸官至丞相。两人也是多有书信往来,最后胡惟庸有谋反嫌疑,李善长知道这件事还是没有揭发,可见李善长对自己人的爱护。 凌驾群臣 李善长在外看来宽容待人,但实质上却是刚愎自用。受封国公之时,真是当仁不让。其实这样也没差错,毕竟李善长是立下大功之人。但是在古代看来,这样是不合乎道德规矩的。一般赏赐都需要先推辞一二,等到再次赏赐之时方可欣然接受。但因为李善长受封一副当仁不让的做法,使得当时也出现一些对李善长不好的言论。明史记载: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 而且李善长对于自身权利很是在意,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等稍微侵占了一下李善长的权利,就遭到李善长的猛烈打击。马上他们就因为罪责受到贬黜,参议正四品,说废就废。刘基见到朝政已经是李善长在主导了,自己虽然和李善长同朝为官,共侍一君。 但是二人并非以心相交,而且相互忌惮。李善长对于朱元璋来说是雪中送炭,但是刘基对于朱元璋来说仅仅只是锦上添花。李善长身为六公之首,势力庞大,刘基也是害怕李善长一旦出手,自己无法抗衡,就早早辞官以避祸难。 刘基石像 但是这种做法终于使得朱元璋无法忍受,就暗中示意李善长你改回家了。 由于李善长的存在使得淮人集团有了很是突出的地位,相对的非淮人集团和朱元璋是越来越发不满了。以致李善长七十多岁在家颐养天年之际,朝中大臣与朱元璋也不打算让李善长终正寿寝。 诛灭九族 胡惟庸被李善长举荐然后官直至丞相,但是胡惟庸也是做事积极、效率极高从而受朱元璋重用。自古相权、皇权相互制约,丞相、皇帝之间就有不可调和矛盾。当皇权利达到巅峰之际,相权就相对的减少。相对的相权达到巅峰,皇权就被架空。 胡惟庸在洪武早些年相权也是达到了巅峰,就开始和朱元璋直接产生冲突。在这种局面下,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被以谋反罪处决。 胡惟庸被处决 十年后,李善长被以同党的罪名诛灭九族,全家七十余人无一生还。 至于罪名就是,逆臣胡惟庸同党。而朱元璋对诸臣所说的结语就是:知道胡惟庸谋反,身为一代国公,国家支柱栋梁,但是却不阻止。而且胡与李暗中私信多年,定然是同党。 为何被诛九族,谋反实质上也就是一个幌子罢了,因为当时唯有谋反罪名方可处决李善长。 真冤实乱 李善长因为逆臣同党被诛,但是就事实而言,李善长是不可能谋反的。 从地位上看,李善长身为六公之首,在洪武年间,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如果李善长支持胡惟庸谋反,那么事成之后李善长也不会比现在的地位更高。所以从地位上看,李善长并没有谋反的必要。虽然朱元璋猜忌多疑、性格残暴,但是最初对于李善长也没有做出十分过分的举动。而且胡惟庸虽是同乡,但是成为帝王之后不一定比朱元璋做的更好。 密告胡惟庸谋反 但是为何胡李二人实际上有众多书信往,胡期间也提及到关于权利的想法。所以说胡谋反倒是事实,而李善长却没有谋反的事实证据。所以朱元璋也只是口头表述说李善长知道谋反不告知之罪,由此可见,朱元璋本人也知道他并非谋反。 至于为何坚持要杀李善长,还是诛灭九族式的杀法。这是李善长在朝期间,结党营私,惹得朱元璋十分厌恶,而且群臣皆对李善长有异议。所以李善长对于朝局影响太大,而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宽容仁厚,担心朱标继位之后无法掌控这等功臣,而且李善长嚣张跋扈。不像是一个容易掌控之人,于是这就成为朱元璋想要除掉的人。 但是开国之初,因为李善长功绩卓越,赐有丹书铁劵。一般的罪名是无法处决李善长的,惟有谋反,才能成为真正的理由,也是这个理由才能服众。所以就只好按一个谋反之罪名。 免死金牌,丹书铁劵 而且后来者也大多认为李善长本人虽然结党营私,遭使朱元璋猜忌,但是绝不会协助胡惟庸谋反。 总的来说,李善长谋反是假,祸乱为真。
明朝韩国公李善长结局
明朝韩国公李善长被朱元璋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时年七十七岁。南明弘光政权追谥襄愍。
李善长(1314年~1390年),汉族,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担任官职:太师、中书左丞相、太子少师等。
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
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李善长恢复制钱法,开矿冶铁,制定鱼税,国家财富日益增长,也很有效的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韩国公李善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韩国公李善长族谱、韩国公李善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