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鳄(科尔鳄螈照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科尔鳄,以及科尔鳄螈照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史前“娃娃鱼”有多恐怖?
史前“娃娃鱼”有多恐怖?专家:脑袋65厘米,曾以霸王龙为食!
娃娃鱼大家都不陌生,听到它的名字,大家可能会觉得它是个软包子,不过在之前它可不是这样的,它们的老祖宗脾气可以说是没人敢硬碰,基本上没有生物敢惹它们,而且那时候的它还有一个霸气的名字叫做霸王蝾螈或者科尔鳄,那么史前娃娃鱼到底有多恐怖?
通过人们对它的称呼,我们就可以了解到那个时候的它们有多么的凶猛,而且他们那个时候的长相和现在的娃娃鱼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大大的脑袋,小小的眼睛,看起来倒是非常的可爱,但是却比现在的娃娃鱼体型要大的多,成年的霸王蝾螈一般可以长到五米,就像一辆轿车,而且通过它们留下来的化石,科学家们推断出,那时候它们的脑袋大概就有65厘米。
但是令人震惊的,并不是它们的体型,而是它们的食谱,它们大概生活在两亿年前,那个时候恐龙刚刚出现没多久,它们还是以一些小动物做食物,不过时不时的也会捕杀一些恐龙,连霸王龙都在他们的食谱里面,不过也只是针对幼崽,想要对付一头成年的霸王龙,对它们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
不过遗憾的是,通过大自然的选择,这种历史上最强的娃娃鱼,最终也灭绝了。那个时候的澳大利亚大陆与南极洲大陆分开,并向北流动,随着陆地的移动,气候逐渐变暖,鳄鱼开始攻占澳大利亚的河流。而这时候南极洲也不断向南移动,气温逐渐下降,使部分两栖动物逐渐无法生存,地球上的生物很多都灭绝来了,最终残存下来的霸王蝾螈也走向了死亡。
通过现在的技术,我们能够大体还原出当时的霸王蝾螈具体的样子,扁平的脑袋,嘴里有满口尖牙,只是不知道具体的叫声是什么样的,现在的它也经常被当做科幻电影或者冒险短片里的角色,大家一开始以为这些角色都是虚构的,不过现在可以知道了,它是我们地球上真实存在过的生物。
普氏锯齿螈的天敌
普氏锯齿螈的天敌
普氏锯齿螈的天敌是鳄鱼
普氏锯齿螈(Prionosuchus plummeri)是一种十分巨大的两栖动物,其体长可达9 米,体重达3 吨。生活在2.7 亿年前晚二叠世,它不仅比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大几倍,而且也比生命历史上第二大的两栖动物科尔鳄螈(Koolasuchus)大不少。要知道生活在澳大利亚早白垩世的科尔鳄螈,其体长已经达到五米,体重可达一吨了,因此普氏锯齿螈是当之无愧的两栖动物中的巨无霸。
普氏锯齿螈属于比滑体两栖动物更原始的离片锥目(Temnospondyli)始螈科(Archegosaurian),它们是两栖动物的先驱,始螈科在二叠纪期间占据鳄鱼的生态位,是河流湖泊中的"混世魔王",但是这个科最后在晚二叠世灭绝了,它们的生态位被更进步的半水生爬行动物———植龙类(Phytosaurs)所取代。其他离片锥目的运气也不怎么好,残存到晚三叠世的时候就被新兴起的另一类半水生的爬行动物———鳄鱼给打跨了,只有少数离片锥目残存到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靠躲藏到鳄鱼无法适应的冷水地区存活下来。
[img]霸王蝾螈的介绍
霸王蝾螈( róng yuán),又名科尔鳄螈,巨蝾螈!是一种远古的蝾螈物种。
属于蝾螈科(Salamandridae),蝾螈属(Cynops),分布于欧洲、北美洲、日本,是目前最大的蝾螈。两栖动物,形状似蜥蜴。头扁平,四肢细长,无蹼,尾侧扁,卵生。
生活于清冷的池沼内,亦见于湿地的草丛中。小型两栖动物中之一种、包括有尾目(Cudata)、外表类似蜥蜴类、但无鳞片、身体为软和湿润的皮肤所覆盖、成体通常是半陆栖性的、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
1、形态特征
霸王蝾螈,两栖动物物种,在2亿年前生活在恐龙崛起之时,是当时地球上的"顶级捕头"中的一员猛将。
在挖掘了埋藏在葡萄牙南部一个古代湖泊中的骨骼化石之后,古生物学家确认这种看起来像大鲵的生物,是史前物种。
霸王蝾螈这个物种是原始的两栖动物中的一员,在2.2-2.3亿年前广泛分布于低纬度地区。
2、生活习性
栖息于森林、河川、溪流、池沼等地。有完全生活于陆地的陆栖种,也有完全生活于水中的水栖种。
肉食性,以昆虫、节肢动物、甲壳类、贝类、蚯蚓、其他小型两栖类的卵和幼体等为食。
为什么史前动物都长这么大?是环境原因还是什么原因?
史前的动物之所以长得很大,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环境所致,史前的环境恶劣,没有好的身体,根本不可能保护自己。
1、鲸鲨和巨齿鲨
大家都知道的是,现存下来的最大鱼类是鲸鲨,它们可以长到20米长,体重高达十几吨,它也是历史上最长的软骨鱼,而比较出名的史前巨鱼当属巨齿鲨,虽然体长不如鲸鲨,但是它们的体重是鲸鲨的3到4倍,就体重而言,应该是最大的软骨鱼了。
2、利兹鱼
上面的两种鱼是软骨的,另外一个史前硬骨巨鱼是利兹鱼,体长可达27米,体重跟巨齿鲨差不多,关于利兹鱼的体长,也有些争议,有研究认为,它与鲸鲨差不多长。
现存的远古巨鱼,其实和古生物鱼差不多,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没有进化成更大或者缩小,当然了,也有些灭绝的远古巨鱼确实要比现存的要大。
它们之所以灭绝,很有可能是哺乳动物占据了生态链导致的,因为一般哺乳动物比较聪明,进化的也比较快,环境在变化,它们也在不断地适应。
3、椰子蟹
椰子蟹是陆生节肢动物,最长的有一米长,体重超过了6000克,在石炭纪时代,把它与石炭纪时期的陆生节肢动物相比,它也是不够看的,因为石炭纪是陆生节肢动物的黄金时代,因为石炭纪时期,蜈蚣都有一米多长,就连蜻蜓都有手臂一样长。
为什么石炭纪是陆生节肢动物的黄金时代呢?主要还是因为地球的含氧量大造成的,那时候的地球的含氧量是现在的两倍左右,而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吸收氧气的能力比较强,可以有效地促进体细胞的生长,所以个头比较大。
4、两栖动物:大鲵和普氏锯齿螈以及科尔鳄螈
湖南省曾经就捕获了一条大鲵,体长1.2米,体重300斤。大鲵属于两栖动物,但是与史前的两栖动物普氏锯齿螈相比,它还是比不过的,因为普氏锯齿螈长达9米,体重高达3吨,而且比科尔鳄螈还要大不少,科尔鳄螈也是两栖动物。
只不过到后来,两栖动物进化变小了,如果没猜错的话,在生态链上,它们比不过爬行的动物,比如鳄鱼、乌龟或者海豹。
5、易碎双腔龙
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侏罗纪和白垩纪时代的恐龙了,就体形而言,最大的恐龙当属于易碎双腔龙了,根据它的化石,我们可以知道,它的脖子很长,小脑袋,还有一条细长的尾巴,奇怪的是,它的鼻孔长在了头顶上,它生活在侏罗纪末期。
关于易碎双腔龙是不是最大的恐龙,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是瑞士普尔塔龙,也有人认为是阿根廷龙。因为存在争议,所以就不列出身长和体重了。
还有很多其它的史前巨物,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哪些因素影响了动物生长大小的呢?
第一,呼吸系统。
体重越大,那么需要的氧量也就越大,如果呼吸系统很高效,那么就会促进身体的生长,我们都知道,节肢动物的黄金时代是石炭纪,那时候的地球,氧量十足,由于节肢动物的呼吸系统还没进化完善,吸氧效率高,所以长得很大。
第二,能量获取效率高。
身体的发育需要能量的维持,越是大的个体,越是需要摄取更多的能量,因为个体越大,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大,这样就需要更多的食物才行。
而在中生代,其自然环境优越,蕨类植物疯狂生长,所以恐龙的觅食效率高,不用东奔西跑,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而食物又很充足,所以那时候的恐龙体形都很大。
第三,繁殖方式不同。
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不同,一个是胎生,另外一个是卵生。在中生代,由于环境较好、资源充足,所以卵生的繁殖效率就更高。而新生代时期,环境变差了,资源没有以前多,胎生的存活率更高,所以,越到后期,胎生的动物占据着主导地位。
关于科尔鳄和科尔鳄螈照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