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崎之战(山崎之战羽柴军)

2023-02-25 257阅读

今天给各位分享山崎之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山崎之战羽柴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山崎之战(山崎之战羽柴军)

日本战国著名战役

1、川中岛合战

川中岛合战是日本战国时代甲斐国大名武田信玄与越后国大名上杉谦信之间,在北信浓川中岛地区进行五次大小战役的总称,或者专指发生于1561年(永禄4年)九月(旧历)的“八幡原之战”。

武田和上杉两军于1553年(天文二十二年)、1555年(天文二十四年)、1557年(弘治三年)、1561年,以及1564年(永禄七年)前后十二年间。

围绕着信浓境内的领地问题,在善光寺平附近,以犀川、千曲川汇流处的冲积平原(即“川中岛”)为中心的区域,分别发生五次战争或对峙。

其中爆发于1561年10月17至18日(永禄四年9月9至10日)的第四次对阵(八幡原之战),是战况最为激烈的一次,也是日本战国时代参战双方伤亡率最高的战役之一。

2、冲田_之战

冲田_之战(おきたなわてのたたかい),为日本战国时代天正12年3月24日(1584年5月4日)在肥前国岛原半岛,九州的战国大名龙造寺隆信与岛津家久、有马晴信联军之间的战役。

"_"的意思为湿地中的小径,汉音同"辍"。岛津氏通过此战极大地削弱了龙造寺氏的实力,为以后统一九州奠定了基础。

3、三方原合战

三方原之战是日本战国后期于日本东海道爆发的一场合战。爆发时间为元龟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73年1月25日),地点位于远江国敷智郡三方原。

交战双方为德川氏、织田氏联军与武田氏,最终以武田军的胜利而告结束。此战是武田军总帅武田信玄军事生涯的顶点。

4、大坂之役

大坂之役指(1614年(庆长19年)-1615年(庆长20年、元和元年))江户时代早期江户幕府消灭丰臣家的战争。

战争主要范围是大坂城附近(今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其中包括在1614年11月-12月的大坂冬之阵以及1615年5月的大坂夏之阵(6月4日,即农历五月八日结束),最常用的说法是大坂之阵,大日本帝国陆军参谋本部著书称为大坂之役。

5、山崎合战

山崎之战又称天王山之战,发生在公元1582年。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后,正在进行西国攻略的羽柴秀吉立刻率军返回畿内,在山崎与明智光秀展开决战,最终击败明智军。此战也奠定了秀吉日后统一日本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中岛合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冲田_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方原合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坂之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崎之战

[img]

NBA上的天王山之战是什么意思

历史表明,在前四场打成2:2平的情况下,赢得第五场比赛的球队80%会赢得整个系列赛。天王山之战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一次著名战役,在天王山之战之后,失败的一方大势已去,篮球比赛中用天王山之战来比喻第五场的重要性。

资料:

天王山的典故出自日本战国时期,明智光秀在本能寺之变后与羽柴秀吉决战。天王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高点,谁能抢先爬上,谁就能获得胜利。结果是猴子的军队抢先爬上了天王山,明智光秀兵败自杀。 后来日本围棋界较爱用这个词,用来形容番棋决战里关键的一盘,现在被引申开来了。

天王山的典故出自日本战国时期,明智光秀在本能寺之变后与羽柴秀吉决战。天王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高点,谁能抢先爬上,谁就能获得胜利。结果是猴子的军队抢先爬上了天王山,明智光秀兵败自杀。 后来日本围棋界较爱用这个词,用来形容番棋决战里关键的一盘,现在被引申开来了

天王山之战

日本战国时代,1567年8月,信长攻下稻叶山城,斋藤家灭亡。信长将稻叶山城改名为歧阜城,取中国历史典故“周武文王凤鸣歧山”之意。信长提出“天下布武”的口号,要向统一日本进军。1582年6月2日,明智光秀突然举兵叛变。织田信长猝不及防,在京都本能寺自杀身亡,享年49岁。正如他喜欢的歌谣《敦盛》所唱:“人间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不过渺小一物,看世事,如梦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乎…” 明智光秀的叛变,其原因固然众说纷纭,但是明智光秀对织田信长的不满并非一日生成。 6月3日,羽柴秀吉闻知事变,立即果断与毛利家议和。高松城城主清水宗治剖腹自杀以换取秀吉退兵(玩过《毛利元就-三箭之誓》的玩家一定记得这段情节)。6月5日清晨,羽柴秀吉的军队从高松城闪电般撤退,在滂陀大雨中,日以继夜的强行军,奔驰了约一百零八公里的路途,终於在7日的傍晚抵达自己的居城—姬路城。史称“中国大回转”(或称中国大反攻。注:中国乃地区名)。羽柴秀吉命令将城中所有的资金与兵粮完全分发给将士。为了击败明智光秀,羽柴秀吉已是孤注一掷。反观明智光秀在谋反成功后却反而手足无措,白白耽误了时间。6月13日,山崎会战,羽柴秀吉方的军队约四万人,明智光秀军一万六千人,胜负早已揭晓。结果天王山一战,明智光秀一败涂地,在逃亡路上遭到想领赏的农民袭击,被杀。而秀吉的竞争对手柴田胜家此时正远在越后与上衫家两军相持不下,无法抽身,等到柴田胜家终於赶回,复仇之战早已结束。 后世以此战来形容决定性的成果。

日本战国时期十大战役?

应仁之乱---战国时代的开端

川中岛合战(五次)---龙(上杉谦信)与虎(武田信玄)的决斗

桶狭间合战---织田信长奇袭今川义元,霸业开始

姊川合战---织田灭朝仓浅井,奠定霸业

三方原之战---武田信玄击败德川家康,信玄归途病死

长筱之战---织田德川联军大败武田家,武田家由此衰落

本能寺之变---明智光秀反叛信长,霸王殒命

山崎合战---羽柴秀吉攻灭明智光秀,获得霸业继承人资格

贱岳合战---羽柴秀吉攻灭柴田胜家,完全掌控原织田家霸权

小牧山长久手合战---羽柴秀吉击败德川家康,奠定霸业

小田原笼城战---关东大名北条氏灭,德川家康转封关东

文禄、庆长之役---历时七年,明军胜日军,秀吉攻占大陆妄想破灭,挂了

关原合战---东军(德川势)击败西军(石田势),日本历史由此逆转,德川家康开始掌控日本大局,战国时代走向终结。

大阪冬、夏之战---德川彻底击败丰臣氏残余势力,德川幕府二百余年太平开始。战国时代完全结束

山崎之战后丹羽长秀为什么要支持羽柴秀吉?

织田家的重臣中,柴田胜家和丹羽长秀是织田家的谱代重臣,池田恒兴是信长奶妈之子与信长如同兄弟,秀吉和泷川一益只算是后辈,老臣们理所当然地反对秀吉的建议,让三法师成为信长继承人。但长秀却看清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坚决地站在秀吉一边,如果没有长秀的支持,恐怕秀吉的统一之路会更加艰难。在决定织田家后继者的清洲会议上,柴田胜家推举信长的三子织田信孝,而秀吉却推举信长的孙子三法师。当时织田家是四面受敌,柴田胜家的意见确实很有道理。织田信孝曾经担任过平定四国的总大将,如果信长在世,他则是与柴田胜家的北国军、羽柴秀吉的中国军、泷川一益的关东军并列的四国军军团长。从能力看来,信孝确实比信雄和三法师更为合适。然而秀吉却抓住了血统嫡系这一要素,坚持推举幼年的三法师为继承者。后继者候补的信孝、信雄都曾经是他家的养子,如果没有本能寺之变,信长的基业要由长子织田信忠继承,信忠死后则要由三法师继承基业,因而三法师才是最为正统的继承者。当然选择年幼的三法师继承,秀吉会更加容易地夺取织田家。从长秀等老臣的角度看来,在不知道秀吉的野心前提下,三法师的拥立提案确实很有魅力。如果选择了织田信孝为后继者,信雄一定会坚决反对,双方都会招集支持自己的家臣,很有可能导致织田家分裂。三法师的提案则不问武将的能力,直接使信孝、信雄没有反对的理由,避免了织田家的分裂。池田恒兴也与丹羽长秀想法一致,因此支持秀吉的提案。最后把握住重臣们心理的秀吉巧妙地掩藏住自己的野心,成为清洲会议的主角,笔头家老柴田胜家虽然反对秀吉,但却因长秀的说服同意了三法师继承的议案。

此后柴田胜家、泷川一益、织田信孝等重臣纷纷明确反对秀吉,只剩下丹羽长秀一人支持秀吉。此时的长秀并非是加入秀吉旗下,而是以前辈的姿态出现,并且与反秀吉派的胜家、一益等保持友好的关系。如果此时织田家第二重臣丹羽长秀站在第一重臣柴田胜家一边,织田家的家臣们会纷纷投靠柴田胜家,打破了秀吉与胜家两方的平衡关系,织田家内战无可避免。然而秀吉的势力却迅速扩大,长秀逐渐陷入被动,最终也没能阻止织田家的内战,自身也沦为秀吉的臣子。

本能寺之变信长能逃吗?

逃不了,因为被包围了。

公历1582年6月2日,织田信长被他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包围在京都的本能寺,本能寺就是一普通寺庙,目标小容易被包围不用说,甚至可以包围上十余层。

而明智光秀也是这么做的,命人将本能寺重重包围,第一重四天王但马,第二重村上和泉,第三重三宅式部;且本能寺周围所有的出口都有2~300人负责把守。6月1日子时,明智军完成包围工作。

至此,信长没有了逃出去的可能,与敌军激烈搏杀后,负伤退入内室。不久以后,内室燃起熊熊的火光,一代霸主就在烈火中灰飞烟灭,时年四十九岁。

叛变者结局:

1582年6月5日光秀进入安土城。7日,朝廷派敕使拜访明智光秀。9日正准备前往京都时接到了秀吉于备中国大返还的消息后出兵山崎。

光秀回军于6月13日与丰臣秀吉、丹羽长秀、织田信孝等战于天王山(又称山崎合战),由于兵单势微,加上多数部将选择支持讨逆叛徒的羽柴军,明智军溃败,光秀循小路欲逃回阪本,却于当日深夜在小栗栖遭到刺杀,重伤的光秀让家臣沟尾庄兵卫介错。

但其死亡仍有疑点,因为明智光秀始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有说法是光秀从此出家隐居,化名南光坊天海。其短命的政权被人称为“三日天下”。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本能寺之变

日本战国时期的势力划分

日本战国时期根据日本天武天皇所创的“五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六十六国。战国六十六国如下:

1、近畿五国——山城、大和、河内、摄津、和泉。

2、东海道——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常陆。

3、东山道——近江、美浓、飞驒、信浓、上野、下野、陆奥、出羽。

4、北陆道——越后、越中、越前、能登、加贺、若狭、佐渡。

5、山阴道——丹波、丹后、因幡、但马、出云、石见、伯耆、隐岐。

6、山阳道——长门、周防、安艺、备后、备中、备前、美作、播磨。

7、南海道——阿波、赞岐、伊予、土佐、淡路、纪伊。

8、西海道——萨摩、大隅、日向、肥后、肥前、筑后、筑前、丰后、丰前、对马、壹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时代 (日本战国时代)

关于山崎之战和山崎之战羽柴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助推了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