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世界不再恐同日的词条

uaiuai 2023-02-18 阅读:207

今天给各位分享世界不再恐同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包含世界不再恐同日的词条

世界不再恐同日是哪一天?设立这个节日的目的是什么?

5月17日是一个特殊的节日,这一天是国际不再恐同日,全称为国际不再恐惧同性恋,跨性别与双性恋日,这个节日源于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这个节日的设立是希望唤醒世人关注对同性恋的恐惧。

因为性倾向及性别认同,而产生一切加在肉体上以及精神上的暴力与不公平对待,在全球上的多个国家,同性恋者会受到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国际不再恐同日”可以让其他人知道同性恋者可以健康,快乐的生活,从而令人不再恐惧同性恋者。

世界上有7个国家对同性恋者处以死刑,有80多个国家把同性恋视为犯罪,在绝大多数国家,男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等少数人群被相关国际公约所承认的基本人权并未得到实际保障。

这个节日的创立是为了团结积极分子和热心民众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共同奋斗,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够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社会性别身份,实现性的自主。5月17日这一天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一个多世纪以来医学界恐同的终结。

在每年的5月17日,很多国家都会开展为性少数社群争取合法权益的公众教育和社会倡导活动,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同性恋从公认的精神病名单中去掉,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和美国精神病学会公开声明反对同性恋转变治疗。

很多人以为同性恋会有基因或者生物学的基础,虽然同性恋倾向的成因依然有争议,但是已有科学证明性倾向是天生的,不是遗传的,同性恋的子女中具有同性倾向的人并不多。所以呼吁大家不要歧视同性恋。

5·17国际“不再恐同”日,该节日当初是如何设立的?

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这个节日是Louis-George Tin先生提出来的,并且还得到了国际同性恋组织的支持。在1990年的5月17日WHO将同性恋在精神病的名册中给除名了,自此之后同性恋就不再是精神疾病了。而5月17日也就自然的发展成了国际不再恐同日,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日子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此前的恐同给同性恋造成了精神方面的暴力,同时他们在社会上也会遭受非常严重的不公平对待。

国际不再恐同日的诞生意味着多年以来的恐同终于结束了,而同性恋情也不会受到众人的嘲讽了。其实在这个世界上爱情本来就是非常自由的一件事情,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爱,每一种爱都是非常美好的,所以大家不应该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同性恋人之间的感情。这个特殊节日的设定就是为了打消大家对于同性恋的恐惧心理,同时也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爱情的真谛。

所谓的love is love从来都没有性别的区分,只要自己和对方是真心相爱的就能好好的走到一起。两个人的感情没有违背社会的道德就不需要给旁人进行解释,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一天得到相应的勇气。前几年还有同性恋群众在大街上戴着彩虹的眼罩,并且张开手臂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路人的拥抱。

最初大家对于这样的人确实不能理解,但是随着路人的变多,逐渐也有人愿意勇敢的走上前去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也就意味着这些群体确实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且网友们也慢慢的接受了这种不一样的恋情。同性恋确实与大家常见的爱情是不一样的,但是爱情从来都不应该受到性别的影响,希望大家都能以更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同性恋这件事。

每年的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这个日子是因何设立的?

世卫组织将同性恋从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中删除。节日旨在唤醒大家关注那些正在发生的对同性恋、跨性别、双性恋人群的恐惧,以及那些施加在肉体和精神上的暴力与不公平对待。目前无论是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还是世卫组织,都早已明确剔除了精神障碍中同性恋的条款。我们想要再次从医学的角度,讲一讲为什么同性恋不是病。

因为误解歧视依然存在,也因为我们相信很多对性少数的恐惧,其实只是来源于未知,这不是任何人的错误,只是了解阶段的早晚。实际上,同性恋一直都不符合现代精神病学对于精神障碍的定义。在 ICD-10 中,世卫组织对于精神障碍有这样的定义:“在大多数情况下与痛苦和干扰个人功能有关的一组临床可识别的症状或行为。”

也就是说,一种状态被认定为精神障碍,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具有可识别的症状或行为;对个人功能造成了干扰;带来痛苦的体验。而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各类诊断标准同样包含上述原则。精神医学家们对照着这样的标准,尤其是后两点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讨论:性取向是否会损害个人功能?又是否会给自身带来痛苦?

个人功能就是感知觉、认知功能、情感体验、语言表达等等。很显然,不同的性取向并不会对个人功能造成损害: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能感知这个世界,也可以体验到同样丰富的情感,也有完善的认知功能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这个问题也曾有过一些争议。很多研究都发现,性少数群体通常会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和自杀倾向等。有人这是一种对个人功能的损害,同样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这些心理问题与性少数群体所面临的的社会歧视、排斥以及他们对自身的不认可存在非常显着的相关。也就是说,并不是性取向本身导致了这些心理问题,而是社会环境让他们在被孤立和污名化的痛苦中反复挣扎,最终引发了心理障碍。

[img]

世界不再恐同日是什么 世界不再恐同日简述

1、国际不再恐同日的日期为1990年5月17日,源于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 “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

2、希望唤醒世人关注对同性恋的恐惧、因性倾向及性别认同而产生一切加在肉体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对待。

国际不再恐同日

国际不再恐同日

5月17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不再恐同日”,源于1993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国际不再恐同日”旨在使人看到同性恋者可以健康、快乐地生活,从而不再对其该群体产生恐惧。

恐惧同性恋及跨性别歧视与性别歧视、厌恶女性、种族主义或仇外心理没有差别,都是一种歧视行为。把国际不再恐同日设在5月17日是为了纪念在1990年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疾病和有关保健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名单中去除。

什么是世界不同恐同日?

国际不再恐同日是哪一天?

5月17日。

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大会决议将同性恋自疾病列表删除。2005年,加拿大大学教授和社会活动家路易斯-乔治·汀发起倡议,将每年的5月17日设立为国际不再恐同日。

相比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介而言,以互联网为主要信息来源的人对同性恋人群的包容程度最高。同时,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的人们,包容程度也就越高。

不认为是疾病: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与《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早已不再认为性倾向是任何形式的疾病。2001年,我国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三版)颁布。它将同性恋从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去除,但仍保留了性指向障碍这一诊断。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同性恋的完全去病理化。

世界不再恐同日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世界不再恐同日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