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琰(永琰的生母是魏嬿婉吗)

uaiuai 2023-04-17 阅读:12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永琰,以及永琰的生母是魏嬿婉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永琰(永琰的生母是魏嬿婉吗)

永琰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

永琰是乾此祥隆的第15个儿子。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是乾隆帝的第十五子,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永琰在位25年,年号“嘉庆”。

永琰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他自幼得到乾隆帝的宠爱,在乾隆三十八年被秘立为皇储,乾隆六十年被立为太子。

嘉庆元年,乾隆帝禅位于永琰,但自己依然独掌大权。嘉庆四年乾隆帝驾崩,永琰这才掌握了实权。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广开言路,清算和珅及其党羽,完成了对白莲教起义的镇压。

永琰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永琰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也恰逢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永琰一生两次遇刺,但都惊险躲过。嘉庆二十五年于承德避暑毕扮山庄驾崩,终年61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森数搏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永琰是谁生的?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

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

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

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

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

乾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

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贵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储;

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

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段粗卖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握逗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嘉庆二年,乾隆帝下令让嘉庆帝在他去世后将他和孝仪皇后的神牌放在养心殿一起供奉。

扩展资料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颙琰自圆明园起程,前往避暑山庄。凳耐一周后,到达山庄。二十五日(1820年9月2日)颙琰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病死,终年61岁。

《清仁宗实录》这样记载:“此次跸图,偶感暍暑。”证实了嘉庆帝当初是中暑了。但是,单纯的中暑不会死人,可能是由于年事已高,中暑后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暴亡。

卒谥“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道光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庙号仁宗。葬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昌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仪纯皇后

永琰是什么皇帝(嘉庆皇帝原名叫永琰)

乾隆皇帝一共生育了17个皇子。乾隆皇帝在为他们取名时,都以“永”为辈分,后面跟一个以“王”字为偏旁的字,比如皇长子永璜、皇二子永琏、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等。

乾隆皇帝的皇十五子叫永琰。1773年冬天,乾隆皇帝将永琰秘密立为皇储。1796年,乾隆皇帝宣布归政,将皇位让唤禅让给永琰。永琰随即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嘉庆”。因此,永琰被称为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死后的庙号是“仁宗”。在中国古代,能够得到“仁宗”庙号的皇帝屈指可数。只有宋仁宗赵祯、明仁宗朱高炽、清仁宗永琰等寥寥几个人。这几个仁宗宅心仁厚,施政风格都非常宽厚仁慈。

这一点,从嘉庆皇帝改掉自己的名字可以看出来。

嘉庆皇帝继位后,将名字从“永琰”改为了“颙琰”。虽然“永”和“颙”的读音是一样的,都读“yong”,但意思却相差甚远。更重要的是,“颙”字的结构比“永”字更加复杂。嘉庆皇帝为什么会这样改呢?

嘉庆皇帝

一句话:方便文武百官和天下老百姓避讳。

清朝有着严格的避讳制度。皇帝的名字,也在避讳之列。

比如,康熙皇帝名叫玄烨,所有人在提笔写到“玄”字或者“烨”字时,都必须选择相近的字,进行代替。如果直接写“玄”字或者“烨”字,那就会犯下大不敬的罪名,惹来很大的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紫禁城的北门最初叫玄武门,就因为要避讳康熙皇帝的名字,被改名为神武门。南京有一座玄武湖,在明朝时是著名的皇家园林,到康熙朝时,为避讳康熙皇帝的名字,改名为元武湖,直到民国时期才改回玄武湖的名字。

南京玄武湖

再比如,雍正皇帝名叫胤禛。雍正皇帝继位后,为了避讳,将他所有兄弟的名字都改了,胤褆改为允禔,胤礽改为允礽,胤祉改为允祉……只有皇十三子胤祥与胤禛关系融洽,又为雍正皇帝立功非凡,被允许从允祥改回胤祥,是有清一代里臣子不避皇帝名讳的例子。

再比如,乾隆皇帝名叫弘历。乾隆皇帝继位后,虽然口口声声表示名字避讳是“文字末节”,不需要搞这一套,但又下令在科举考试中执行避讳,规定凡是“直书庙讳、御名及先师孔子讳者”,都需要罚停三科。这就是说,只要考生在考卷里写到了“弘”“历”两个字时,没有缺笔表示尊重,一律停考3科。清朝科举3年为一科。有9年大好时光不能参加考试,这名考生的科举之路基本上就断绝了。

清朝科举考试

嘉庆皇帝认为,自己名字“永琰”中的“永”字,是一个常用的汉字,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使用频率都非常高。如果自己继续在名字中使用“永”字,将会引起一系列的巨大改动。此后文武百官和天下老百姓既不能在名字中使用“永”字,也不能在书写时提到这个字。与其如此,不如自己改一个不常用的生僻字。这样一来,文武百官和天下老百姓就能继续使用“永”字了,他的兄弟消颂们也不需要改变名字了,岂不善莫大焉?

于是,嘉庆皇帝放弃了“永”字,改为“颙”。从此,“永琰”变成了“颙琰”。

嘉庆皇帝和皇后

毫无疑问,嘉庆皇帝的做法非常厚道,与他仁厚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嘉庆皇帝成为清朝第一个改变自己名字的皇帝,在他以后,历代皇帝都进行了模仿。

嘉庆皇帝第二子(嫡长子)绵宁于1820年继位,是为道光皇帝。道光皇帝将自己的名坦桥凯字改为“旻宁”。道光皇帝的第四子奕詝于1850年继位,是为咸丰皇帝。咸丰皇帝嫌麻烦,没有改自己的名字,并允许兄弟们保留名字,只是大家在书写这两个字时,最后一笔不写,当作避讳。

道光皇帝

在咸丰皇帝之后,同治皇帝载淳没有兄弟,不需要改名。光绪皇帝和末代皇帝溥仪,都是以继子的身份继任皇帝的。那时候内忧外患不断,大家都忙得很,顾不上避讳这一套了,不再改名。

此后,姓名避讳就逐渐成为了历史。

[img]

永琰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

永琰是乾隆的第15个儿子。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销弊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亏蠢族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魏佳氏(汉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乾隆内禅,永琰登位

嘉庆元年正月初一,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颙琰即帝位,乾隆帝亲临太和殿授传国玉玺,颙琰尊乾隆皇帝为太上皇。

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颁诏天下,赐宴宗籓,立嫡福晋喜塔腊氏为皇后,在宁寿宫举行千叟宴,太上皇亲自前往。

乾隆皇帝虽名义上退居幕后,但仍然控制档派着朝政,颙琰手无实权,成为傀儡皇帝。

永琰是什么皇帝

永琰是嘉庆皇帝,后改名为爱新觉罗·颙琰,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颙琰被封为和硕嘉亲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颙琰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宏做誉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举行禅位大典,颙琰即帝位。

扩展资料

正式亲政: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崩,颙琰开始亲政[4]。二月,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珅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

政治:面对乾隆末年的种种弊端,颙琰也努力胡枝扭转。乾隆末年权臣当道,言路堵塞。颙琰首先“诏求直言,广开言路”,鼓励大家向皇帝提意见。还褒奖起复了部分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乾隆后期吏治败坏,贪污腐败严重。嘉庆五年(1801年)十月,他在上谕中指出:“整饬吏治,以清廉为本”,“贪墨之风,首当严惩”。

维护主权:在和西方国家的交往中,颙琰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嘉庆十三年(1808年)七月,英国以帮蔽段助葡萄牙防御法国侵占澳门,保护英国贸易为口实,派兵船9艘入侵广东香山鸡颈洋面,英军300人公然登岸,占据澳门三巴寺、东西炮台等处,又驾舢板3艘驶入省河,至省城外十三行停泊,要求在澳门居住。

永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永琰的生母是魏嬿婉吗、永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