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学说主要内容)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大陆漂移学说,以及大陆漂移学说主要内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来的?
大陆漂移学说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来的。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1880年11月1日出生于柏林,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毕业于柏林的洪堡大学。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主要研究大气热力学和古气象学,以倡导大陆漂移学说闻名于世,出版了《大陆与大洋的起源》一书,他的学说成了超越时代的理念,后被称为“大陆漂移学说之父”。1930年魏格纳第三次深入格陵兰岛考察气象时,不幸长眠于冰天雪地之中。
研究理论
魏格纳以倡导大陆漂移学说闻名于世,他在《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恢复地球物理、地理学、气象学及地质游册禅学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因各学科的专门化发展被割断——用综合的方法来论证大陆漂移。
魏格纳的研究表明科学是一项精美的人类活动,并不是机械地收集客观信息。在人们习惯用流行的理论解释事实时,姿埋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有勇气打破旧框架提出新理论。
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魏神尘格纳的学说成了超越时代的理念。
[img]请问大陆漂流学说是什么?谢谢!
大陆漂移的设想早在19世纪初就出现了,最初的提出是为了解释大西洋两岸明显的对应性。直到1915年,核滚镇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的《大陆和海洋的形成》问世,才作为一个科学假说受到广泛重视。在这本不朽的著作中,魏格纳根据拟合大陆的外形、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古地极迁移等大量证据,提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泛大陆(Pangea),这个超极大陆后来分裂,经过二亿多年的漂移形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 由于当时受对地球内部构造和动力学的知识局限,大陆漂移和动力学机制得不改粗到物理学上的支持。魏格纳学说的不幸遭遇在于他倡导大陆漂移的同时却认为大洋底的稳定。直到他去世的20年后,抛弃洋底稳定不动的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人们对大陆漂移的兴趣又复萌了。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魏格纳以倡导大陆漂移学说闻名于世,他在《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恢复地球物理、地理学、气象学及地质学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因各学科的专门化发展被割断——用综合的方法来论证大陆漂移。魏格纳的研究表明科学是一项精美的人类活动,并不是机械地收集客观信息。在人们习惯用流行的理论解释事实时,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有勇气打破旧框架提出新理论。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魏格纳的学说成了超越时代的理念。
魏格纳去世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由此可见到:一种正确备核的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抛弃或是被当作与宗教对立的观点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来接受。但无论如何,人们至今还纪念魏格纳的,不是他生前冷遇与死后热闹,而是他毕生寻求真理、正视事实、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的科学精神。
大陆漂移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是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综合了大洋和大陆的地质研究资料发展而来,所以又称为 “ 全球构造理论 ” ,是当今最盛行的大地构造学说。
1620,培根(Bacon, F)就发现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相似性。
1858,斯奈德(Snide, A)根据欧洲、北美石炭系煤层中植物化石的相似性,首次提出大西样两岸大陆能够拼合、所有大陆过去曾经是单一陆块的设想,并绘制了大西洋周围大陆的复原图。
1880,惠兹坦因(Wettstein)提出,大陆由于太阳对地球的潮汐引力而向西漂移。
19世纪末,休斯根据南半球各大陆地质岩层的近似,将它们拟合为一个革一的大队称为冈瓦纳大陆。
1908,泰勒(Tayler, F.B)认为大陆块的相对移动是使岩石挤压造成现代州女和见链的原因。
1911,贝克(Bakef,H.B)把各大洲所合成一个大陆使近代山链成为从一个大陆到另一个大陆的连续构造。
尽管大陆漂移的思想早有萌芽,但是第一个全面、系统地论述大陆漂移假说的是魏格纳。
(一)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与证据
1912年魏格纳系统提出大陆漂移说,认为古生代后期,全球只有一块大陆(泛大陆),周围是广阔的海洋(泛大洋)。受地球自转离心力和潮汐力的作用,从中生代开始,这个大陆开始分裂、漂移,由硅铝层组成的、较轻的陆壳在较重的硅镁层洋壳之上漂移,一直发展到现今的海陆分布格局。
大西洋、印度洋就是泛大陆分裂、漂移过程中形成的。而太平洋则是泛大洋收缩的残余。
大陆在向赤道和向西漂移的过程中,前缘受到挤压并褶皱形成山脉,后缘由于硅镁层的粘结、拖曳作用而脱落下来的小陆战形成岛弧、岛屿和浅滩,并使格陵兰、南美洲等陆块的尖端向东弯曲。
①大陆轮廓相吻合:魏格纳先是从大西洋两岸的相似性得到启发,如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和非洲轮廓可以很好地拼合在一起;
②地质构造的连续性:如非洲南部的开普山脉可与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山脉连接,北美与西北欧的加里东褶皱带和海西褶皱带完全可沿走向相接(北美洲纽芬兰一带的褶皱山系与西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褶皱山系遥相呼应,同属古生代加里东期褶皱带;美国阿巴拉契亚山海西褶皱带,其东北端没入大西洋,而后在英国西南部和中欧一带又重复出现)。
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的锡一钨、铁一锰、铜一铅一锌等矿带也是互相衔接的。
③古生物群的分布:如南美、非迅蚂洲、南极、澳洲、中国、印度等地在古生代的生物群都很相似,但中生代后则明显不同。在目前远隔重洋的大陆之间,古生物都有亲缘关系。爬行类的水龙兽类和迷齿类动物群既见于巴西石炭—二叠系的淡水湖相地层中,也出现于南非、南极洲和印度的石炭—二叠系的同类地层中。又如舌羊齿植物化石广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南美、非洲等南方诸大陆的晚古生代地层中。
④ 古气候:古气候资料与地球现代气候分布很不协调。
靠近北极的斯匹茨卑尔根群岛等地区,发现有C—K的热带植物化石和古近纪的温带植物化石。
南美、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等地区发现广泛分布的石炭二叠纪冰川堆积物。按照冰川遗迹判断,属大陆冰川。但上述地区除南美洲和南极洲外,目前都处于热带或温带地区。这标志着当时曾联合为一个统一的“冈瓦纳大陆”并处于南极附近,后来才分裂并漂移开。这样则可以很好地解释上述现象。冰川分布的总面积也正好与极区面积相近。
魏格纳推断,联合古陆是从侏罗纪开始分裂的。这一结论已为后来古地磁研究所证实。他注意到,陆台和洋盆之间存在显著的高差(约差5km),他认为这是由于陆壳和洋壳物质的根本差别而引起的。这一见解已为当今深部地震和洋底取样所证实。
右图热带植物区系范围内,还找到同期同种属的珊瑚和其它海滨一江河生物化石,以及2.5亿年亩嫌埋左右的沙漠标志和盐层;在寒带植物区系范围内,即相当于上述石炭二叠纪冰川堆积物分布地区,还找到相同的生活在2亿年时的各类陆生爬虫化石和生活在1亿年前的淡水鱼、蛀、龟类化石,而且冰砾擦痕十分奇怪的指示冰积物来自附近海洋。当把这些大陆拼合起来后,也就不奇怪了。
生物变异的研究也为大陆漂移提供了证据。物种的繁衍和绝灭与大陆离聚有密切关系。大陆分者指裂和漂移,会使特殊的生态环境区域增加从而使生物在分裂的各个大陆上进化成不同的生物群,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大陆聚合,使被此不同的生态环境区域减少,生物群落生存竞争也会导致某些生物群的灭绝,从而引起物种减少。
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研究成果,同样说明这个问题。爬行动物自二叠纪后期开始兴盛至白垩纪末,持续时间约2亿年之久,只有20个目。哺乳动物从新生代初兴盛起来,至今仅0.65亿年,却有30个目。瓦伦丁和穆尔斯(1972)等认为生物种类的多少是与大陆数目的多少相对应的。在爬行动物统治时代,有两个超级大陆: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而在哺乳动物开始代替爬行动物兴盛起来后,两个超级大陆逐渐分弘大陆数日逐渐增多,生物变异逐渐加快。
关于大陆漂移的驱动力,魏格纳等提出了与地球自转有关的两种力;即向西漂移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前者是由于日月对地球引力所产生,后者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离极力所引起。
大陆漂移说的致命缺陷
①大陆能漂浮吗?
花岗岩的熔点比玄武岩低,如果地温高至玄武岩岩层熔化并容许大陆漂移的程度,而花岗岩却依然保持固态浮于其上,这是违反物理定律的;
②大陆能漂移吗?
即驱动机制问题。魏格纳认为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使大陆由高纬度向赤道方向移动,潮汐力同时使其向西漂移;但计算结果证明,其驱动力比所需要的小了好几个数量级,根本不可能推动大陆漂移。
什么是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的产生
1910年初,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住院,一连躺了好几天,觉得有些无聊,于是就抬头看对面墙壁上挂着的一幅世界地图,看着看着,他旅漏的头脑中突然产生了一个奇妙的问题:为什么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弯曲形状竟如此相似呢?沿着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恰好能镶嵌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巴西的亚马逊河口大陆凸出的部分恰好可以填入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细看一下,巴西海岸每有一个海湾,非洲就有一个相应的突出部分。难道世界的各大洲原来是一整块的原始大陆,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才破裂了,经过长期的漂移而形成今天的样子?不,不可能,这或许是一种巧合。魏格纳随即丢开了在他当时看来“并不认为有什么重大意义”的念头。1911年秋,一个偶然的机会,魏格纳在一本论文集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根据古生物的证据,巴西与非洲间曾经有过陆地相连接。这段文字记载促使魏格纳去证实自己最初的“直觉的闪光”,从大地测量与古生物学的范围研究地壳构造和运动,进而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引发了一场被誉为“对地质学的影响可以和达尔文在一个世纪前对生物学产生的影响相比拟”的地球科学革命。
1912年1月6日,在法兰克福举行的地质学会上,魏格纳作了题为“从地球物理学的基础上论地壳轮廓(大陆与海洋)的生成”的讲演,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4天以后,他又应邀在马尔堡科学协会作了题为“大陆的水平位移”的讲演,进一步阐明了这种新的活动的地球观念:在古生代地球表面只有一个统一的大陆,叫泛大陆。在它的周围是广阔的海洋,叫泛大洋。自2.25亿年前的中生代以来,由于太让简阳与月亮的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原始的泛大陆分裂成几块,并作水平漂移,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面貌。
魏格纳的讲演犹如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一阵狂澜,立即引起了德国地质学界的震动。在坦镇裤那段时期,几乎所有的地质学者都在议论这一假说,有人振奋,有人惶恐,有人赞同,有人责难。为了给大陆漂移说寻找更有力的证据,魏格纳于1912年至1913年第二次作横跨格陵兰岛探险,并苦苦思索许多理论问题。
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来的?
大陆漂移学说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来的。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是一位德国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和天文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是大陆漂移说创立者,该学说认为远古时代的地球只有一块“泛古陆”或称盘古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哪前拿称为“泛李搭大洋”的水域包围,该大陆后来开始破裂,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
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1、大陆边缘的吻合:
将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拼在一起时,两岸的大陆边缘能十分吻合且完美的贴合。且经由两岸岩层的研究,发现在非洲某处海岸的岩层,恰与拼合后的南美洲海岸的岩层相同,再度印证两块大陆曾经是相连的。
2、地质构造方面的证据:
阿巴拉契亚山脉(和非洲阿特拉斯山脉是同一条)是东北-西南走向,临至大西洋西岸就中断,而地质研究悔则证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与苏格兰、爱尔兰的山脉是与阿巴拉契亚山脉同源。另外,有证据证明南非的开普山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山是同出一彻。可见曾有段时间,美洲、非洲和欧洲是相连。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大陆漂移学说主要内容、大陆漂移学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